通過相互介紹,楊業知道了他們的名字,年紀最大的是24歲的周哲遠,還有兩個20歲的高子平和萬嘉良,最小的是18歲的孟宏義。
兩個女的則分別是20歲的史丹丹和18歲的丁秋云。
周哲遠作為年齡最大的,也是里面最穩重的,一路上都是他在和楊業說話,了解隊上的情況。
楊業也得知,他們都來自臨省,不過距離還是挺遠的。
等他們到了隊里,聽到消息的不少人都出來看。
“我還當城里人長了三頭六臂呢,原來和咱們一樣啊。”
“哪一樣了,你看看人家,細皮嫩肉的,一看就是城里人。”
“細皮嫩肉有啥了不起的,能干活嗎”
“我看他們肯定不是來干活的,是來體驗生活的吧”
聽了此話,周圍幾個議論的人不約而同大笑起來。
而眾人毫不避諱的議論,讓幾個知青臉上掛不住,不過為了在這里待下去,只能忍著。
“行了,大家都別說了,正好大家都在這,誰家有空余房間,騰出一兩間來。”,楊業大聲制止了眾人的議論。
大多數人不想讓知青住進自己家,一是怕麻煩,有什么啰嗦事,二是他們不光住,還吃怎么辦
“隊長,他們是光住,還是得管飯啊”,有人問了出來。
楊業看過文件,這些知青下鄉是來幫助他們的,可不是來白吃白喝的。
“只管住。”
隊里人放心了,知青卻急了,孟宏藝年紀小,最先忍不住,急切地問楊業,“隊長,不給我們糧食,我們吃什么呀”
“隊上人都是按勞掙公分,你們也一樣,不過春種剛結束,地里沒什么活,我做主從各家借一些糧食給你們,等秋收后你們再還。”
楊業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幾人聽后皺緊了眉頭,他們沒想到會是這樣,還要自己去掙公分換糧食。
這樣他們就必須多勞動才能吃到糧食,大家對視一眼,都想到了這個。
大家都不愿意,萬嘉良第一個反對道“隊長,您不能這樣,我們是下來幫助你們的,你們吃住不是應該的嗎”
楊業上下打量了幾人,怎么看他們都不像能幫助他們的。
不過他還是問清楚了好,“你們怎么幫你們是能提高糧食產量,還是有先進的技術,能讓我們減輕負擔”
楊業的問題讓幾人啞口無言,這下誰都不敢說什么了。
楊業一看他們的臉色就明白了,沉聲道“你說你們什么都不會,又不是種田的好手,憑什么白吃白住
而且上頭文件上也沒說你們可以白吃白住,你們要是不聽我的安排,你們就回去吧。”
有人心里打起了鼓,很想回去,可是他才剛來,就回去,肯定不行,又見其他人都不說走,他也只能選擇留下來。
周哲遠笑著開口道“隊長,您說的對,我們都聽您的安排。
不過您能不能給我們蓋兩間房,我們總住在老鄉家,不太方便。”
楊業對周哲遠的感覺還不錯,聽他說話還算客氣合理,楊業想了想就同意了。
本來他也沒想讓他們常住老鄉家,正琢磨要不要蓋兩間房呢。
“可以,我可以安排人給你們蓋房,不過你們也要干活。房子蓋好之前,你們就先在隊上住吧。”
“行,謝謝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