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家如火如荼的搞建設的時候,卻不知,有一個人正在想著報復大家,尤其是楊家。
所有人出動,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早點弄好,早點防范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男人們大多在巡邏,弄這些活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人、女人和孩子們的身上。
楊業還分出去了一部分人去摘桃子,今年的桃子做罐頭是不可能了,留著大家吃還是可以的。
桃子長得還不如孩子的拳頭大,干巴的不行,也很酸,填飽肚子是不可能的,只能換個口味了。
六個知青被安排在了弄玻璃上,讓他們巡邏,楊業不放心,就他們那手無縛雞之力的,再者,沒等他們打人呢,他們先慫了。
摘桃子,不會爬樹。
關鍵是他們弄玻璃,都不敢站在墻頭,只能站在下面,遞遞玻璃和泥土,還不如個婦女。
萬嘉良自從來了二隊,他就很少下地干活,可自從干旱后,楊業跟他說了,他不干活,就不借給他糧食,有本事他就去縣里買。
萬嘉良倒是想買,可是糧站根本就不賣給他。
史丹丹那,他也甭指望了,唯一途徑就是干活從楊業那獲取糧食了。
他不是沒試圖反抗過,給家里寄信,讓家里給他郵糧食和錢,結果糧食沒寄來,錢都沒有了。
他家那也干旱了,買不到糧食,糧價還貴,哪有余錢給他。
整體意思就是讓他自力更生,他這么大了,也該自己養活自己了。
從那以后,萬嘉良再也不敢裝了,就連飯都是自己做了。
看他這樣,最高興的就是史丹丹,從兩人斷絕關系后,史丹丹就沒給他一個好臉色。
現在知青里,能天天吃飽飯的也就是史丹丹了。
大家懷疑她的糧食是哪來的,知道實情的萬嘉良不敢亂說,丁秋云不想說。
自從楊家給史丹丹糧食后,她就和其他人拆火了,有時候不想自己做飯了,就讓丁秋云幫忙,給她一點吃食。
這幾個知青干活比以往都積極,因為他們知道,這時候,隊里能養著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們要是不干活,被趕出去,回家都不一定比在這吃的多。
這時候沒人偷懶,這么做是為了保住自家的糧食,誰敢偷懶啊。
楊業還覺得不安心,找到楊榮和楊秀秀,問問他,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保住糧食。
楊秀秀想到了地窖,“隊長爺爺,咱們在家里挖地窖怎么樣,上面再蓋上東西,偽裝一下,很難被人發現的。”
楊業眼前一亮,“這個辦法好,就這么辦。”
楊業趕緊把這個辦法通知了下去,自家的地窖自己挖,誰都別告訴,這樣更安全。
楊家也挖了個地窖,就在廚房底下,地窖口上蓋了個木板,上面再放上雜物,一般人發現不了。
地窖不大,能放下所有的糧食就可以了,兩三天就挖好了。
地窖剛挖完,隊里就來了個意想不到的人。
村口站崗的人首先發現了走過來的人,“哎,你們看,那人像不像張癩子”
其他人看過去,還真是。
“張癩子不是只關半年嗎他怎么現在才回來”
看到張癩子,人們才想起來這號人物,半年期到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想起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