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抱著一盆他自從菜地里摘的新鮮蔬菜往回,因為盆太大了,他端不動,只能抵在自小肚借點兒力。
樣一來,前面的路他就看不清了,只能歪著腦袋,慢吞吞往會挪,動作古怪又可愛。
回去后也沒閑著,打了清水倒盆里,就開始洗菜。
144忍不住問“年寶,中午不會自做飯吧”
那么的灶臺,崽要踩著凳才能夠著,兩步不方便,萬一油濺出來,躲沒地兒躲。
“我奶奶不讓我自做飯。”景年小聲咕噥,有些不滿“我會做飯的,奶奶做飯的時候,我能給她幫忙”
144連忙說“奶奶是對的,要聽話那中午吃什么”
景年說“我爺爺奶奶,一會兒就回來了。”
果沒一會兒,景年剛把摘回來的菜洗干凈,家里的大門拉開,兩個老人家扛著鋤頭提著桶,一前一后從外面進來。
說是老人,其實也不過五十多歲的年紀,在城里個歲數還沒到退休年齡。
但是因為貧困的生活以及過度操勞,看著比真實年紀要大十多歲的樣。
“奶奶爺爺”
門一開,景年立刻迎了去,伸手就要接他們手的工具。
林奶奶躲過景年的手,滿臉疲憊,對著小孫孫,笑容一下就綻開了“臟,別碰,粥吃了沒”
“吃了”景年摸摸肚,“奶奶我吃好飽。”
他沒有說自午干了哪些活,在崽崽眼里,那些是他該干的,不值得拿來表功。
林奶奶又跟孫兒說了幾句話,便放下農具,去洗了臉和手,匆匆進廚房開始準備午飯。
林爺爺沉默寡言不愛說話,他洗干凈了手臉,從竹籃里掏出一個葉包遞給景年。
景年打開外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樹葉,里面是一小堆野果。
“謝謝爺爺”景年瞬間開心起來了,大眼睛彎成月牙,興的直蹦噠。
林奶奶從廚房里探出頭“洗洗再吃”
鄉下娃娃,沒那么多講究,但是景年出生的時候難產,生下來體弱,家里人就更注意一些,害怕他生病。
“知道啦”景年應了一聲,啪嗒啪嗒跑去洗果。
中午飯也很簡單,早剩下的玉米稀飯,加點兒南瓜塊進去,再熱一熱,又成了半鍋。
后林奶奶舀了點兒面粉,加水和成面漿,再加鹽加蔥花調味兒。
熱鍋燒油,鍋底留一點兒油,一勺面漿沿鍋邊繞一圈,落下去就成了張面餅。
柴火灶火氣足,不像電餅鐺熱慢,一張餅片刻就好了,樣烙出來的面餅外皮酥脆,內里暄軟,只加點兒蔥花就足夠香。
當,做飯人就得對火候掌控得特別好,否則稍不注意餅就糊了。
林奶奶幾歲就開始在灶頭忙活,做了幾十年的飯,普普通通的烙餅,或許調不出多好的味道,但火候絕對掌控得剛剛好。
湯盆裝的面漿小半盆,烙出來十幾張餅。
還有個單獨的碗,里頭的面漿,林奶奶打了兩個雞蛋進去,面漿的顏色就比湯盆里的明顯黃一些。
個碗里的面漿,林奶奶用來烙了幾個小一點兒的餅。
餅烙好了,再做個小菜。
景年摘回來的黃瓜用刀一拍,切小塊,自種的大蒜剝兩瓣,搗成蒜泥加進去,再加點兒醋、醬油和辣椒油。
除了醬油、醋和油是買的,其他包括辣椒是自家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