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間寬敞漂亮的臥室,看裝修風格,屬于一個年紀不大的男孩兒,但是書桌書架上一摞摞厚厚的專業醫學類書籍。
明明是大白天,厚實的窗簾拉得死死的,頂上著吊燈,又將臥室里照得清清楚楚。
一個約莫六七歲的男孩兒,抱著一塊平板,盤膝坐在地上。
他很瘦,這個年紀的男孩兒,還沒到真正始抽條的時候,他有些于細瘦,下巴尖尖,唇色泛白,漂亮的睛里透出不屬于這個年紀的冷清。
像一尊白瓷娃娃。
冷、白,少了點兒鮮活的人兒。
“咄咄咄。”
輕緩的敲門聲響起。
盤膝坐在地上的男孩兒關掉平板,語調平靜“什么事”
門外傳來一個溫和的中年女聲“少爺,先生和夫人回來了,叫你下樓一起吃午飯。”
不知道是門板隔音太好,還是女人聲音太低,到最后幾個字,聲音幾乎低不可聞。
男孩兒沒有回話,女人也沒催促,在門外靜立片刻,確定不會得到回復后,留下一句“他們在樓下等你。”
便離了。
腳步聲漸遠,男孩兒依舊沒有起,他重新打平板,手指在視頻軟件上停頓了片刻,最終還是收了回去。
看見景年的視頻是意外,現代人沒有,手機好像自帶監聽功能,比如他從來沒有在手機上搜索“厭食癥”相關,偶然打視頻軟件,首頁上推送的有許多此類視頻,以及美食、吃播。
男孩兒對此毫無興趣,他想要的話,什么都能吃到,完沒必要看別人吃。
但是那個視頻的封面是正在啃雞腿的景年。
他也想不清楚,為什么無意中掃到,就挪不。
那個視頻他刷了很多遍,因為生病,他對食物有種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厭惡感,尤其是雞腿這種油膩膩的東西。
但是這一次,詭異的,看著視頻里的小男孩兒大咬著雞肉,小臉蹭得臟兮兮,竟然也不覺得惡心。
那天晚上的雞絲粥他多喝了,沒有吐出來。
“嗡嗡嗡嗡”手機在書桌上發出震動聲。
男孩兒起拿起手機,來電顯示是“媽媽”。
他接通電話,沒有發出聲音。
聽筒里傳來一個溫柔的女聲“阿廷,媽媽做了雞絲粥,你下來嘗嘗好不好”
宗廷沉默片刻,突然“我想吃粉絲湯。”
聽筒里一下子沒聲了,了幾秒鐘,電話里的聲音一下子拔高了幾個貝“媽媽這就給你不是,讓阿姨給你做,等媽媽學會了”
“嗯。”宗廷輕輕應了一聲,電話里宗夫人依舊在絮絮叨叨“你想吃什么樣的粉絲湯哪種粉要加什么配料”
電話里還能聽見宗夫人詢問保姆家里粉絲種類不的聲音,不的話,要趕緊去買。
“三鮮粉,紅薯粉,加木耳絲、雞蛋絲”
他難得一這么多話,還對食物有這種詳細的要求,宗夫人喜不自禁,忙不迭地讓阿姨趕緊做起來。
這些材料都很常見,家里都有,等宗廷下樓的時候,剛做好的粉絲湯已經端上桌了。
一個小砂鍋放在桌子中間,宗夫人一邊招呼宗廷坐下,一邊給他盛粉絲湯。
小碗里,粉絲只夾了一筷子,一些配菜,還有湯水。
份量并不多,換景年來吃,這樣的小碗,他最起碼能干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