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妙妙笑瞇瞇地說“崽,我跟你說,魔芋燒鴨好吃了。”
她讀大的候校外面有家川菜館子就有這道菜,麻辣鮮香,爽口胃,下米飯一絕,她跟室友點一個這個菜,能吃一盆米飯。
說到用魔芋做菜,余妙妙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
不用她說,景年已始咽口水了,這個聽起來就好好吃哦
余妙妙看見景年咽口水,回憶起魔芋燒鴨的美味,不由也口水泛濫,說起來她也好久沒吃過了。
魔芋燒鴨之前余妙妙只吃過沒做過,因為有這個打算,她提前找了很多菜譜,還有視頻,自覺已成竹在胸。
現在這個始燒菜有點兒太早了,而且想做魔芋燒鴨,需要很多配料。
鴨肉做不好會腥,魔芋本身沒有味道,全靠吸收別的材料的湯汁鮮美,再搭配它本身獨有的口感,成就別樣美味。
大部分配料余妙妙家里都有,比如豆瓣醬香料以及各種調料。
但做魔芋燒鴨還要有泡椒和泡姜,最好是四川那邊的才地道。
這一半會兒的,想找地道的四川泡菜不太能。
然而即便是其他泡菜,余妙妙家里也沒有,她不會做這個,平吃的也不太多,一沒想起來。
現在臨腌肯定來不及,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年崽,你家里有泡菜嗎”余妙妙問。
景年立刻回“有哇”
余妙妙也不跟他客氣,直接說“那我拿點兒過來做菜吧”
景年眨眨眼,問“要燒鴨鴨嗎”
“對呀。”余妙妙說“加點兒泡菜很好吃的。”
“是我奶奶做的泡菜,沒有小珍奶奶做的好吃。”景年說。
余妙妙吃了一驚,景年這個小吃貨,吃什么都香,對他奶奶的廚藝也十分捧場。
林奶奶做的家常飯菜也確實很不錯,不說多出彩,就是吃著特別舒服。
這還是第一次聽他說,他奶奶什么東西,做得不如別人。
余妙妙想了想,問“小珍是那個扎兩個麻花辮的小姑娘嗎”
景年點點“是她呀,她爸爸跟我爸爸,在一個地方打工哦。”
村里人出去打工,擔人騙,或者人欺負,一個地方的人都會抱團,大部分都是聚在一起。
余妙妙想起來了,她在村里幾個月,也不是白待的。
那個小珍她有印象,很內向的一個小姑娘,比年崽大兩三歲,家里只有一個老奶奶。
說起來她比景年還要憐一點兒,都是生孩子的候難產,景年媽媽在縣里醫院生的他,小珍媽媽在村里生的,大出血,人沒保住。
余妙妙聽林奶奶意提起往事的候,透露的口風,她跟小珍奶奶錢阿婆系不錯。
當初錢阿婆兒媳婦生孩子,林奶奶去幫忙,結果親眼看見小珍媽媽大出血。
一盆盆的血水端出去,村里的接生婆束手策,送醫院也來不及了,一屋子人眼睜睜看著掙扎著生下孩子的女人在了產床上,身下的床單都鮮血浸透了。
或許是因為目睹了這件慘事,后來景年媽媽懷不好,想去醫院待產,哪怕是借錢,林奶奶也答應了。
話說回來,兩家一個沒了人,一個背了債,也說不上哪個更慘。
“小珍奶奶做的泡菜很好吃嗎”余妙妙不由問道。
“好吃噠”
景年用力點,用點的幅度來表達有多好吃“我奶奶說,我村里,小珍奶奶腌的小菜最好吃啦”
“我也吃過哦。”景年說著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顯然回想起了那酸爽誘人的滋味兒。
余妙妙看得好笑“你不是不能吃辣嗎”
景年捏著拇指和食指,比了一個很小很小的縫隙“只有一點點辣,好香好香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