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吃,她也歡喜,哪怕會因此發愁糧食不夠,卻不妨礙她高興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飯量。
“年哥兒能吃吃這么多”崽崽小手比劃了一個大圓,比他臉還大,表示他很能吃的。
那是一整張餅的份量,往常他從未能吃到過那么多餅。
陸劉氏分餐,像年哥兒這樣的小娃娃,能分四分之一個餅就算多了,往往只是掰一小塊給他。
陸蓉笑道“你又沒吃過一整張餅,如何知道能吃這么多”
景年撅嘴,不服氣地說“年哥兒能吃,年哥兒能吃噠”
“好,好,我們年哥兒能吃。”陸蓉把崽逗急了又去哄。
陸景堂想起夢中所見,那些高門大戶子弟,如年哥兒這般大時,許多尚在吃奶,奶娘都有好幾個。
而他年哥兒,連吃一個完整的餅,都是奢望。
“阿娘,年哥兒說話是不是順暢一些了”陸蓉聽崽崽嘟嘟囔囔,半天小嘴都沒停過,越說句子越長。
陸楊氏回憶一番,還真是
以往年哥兒只能一兩個字的往外蹦,口齒也不甚清晰,今日怎地,竟能說長句了。
陸景堂忙解釋道“我聽人講,年哥兒這般大的小娃兒,多與他對話,便能使小娃娃口齒伶俐。”
有個詞叫耳濡目染,那些世家子,自小聽雅言,便顯得比粗門鄙戶家的小兒聰慧文雅。
陸蓉一聽“那我要多與年哥兒講話,我教他”
景年歡歡喜喜“阿姐教年哥兒”
母親兄姐都忙,白日若是無人照看他,景年便只能被關在房中,可連極了。
所以今日哪怕是蹲在一旁看阿兄阿姐搓稻粒,他也不覺得無聊,最起碼是有人陪著他的。
陸景堂“不可在年哥兒面前講臟話。”
陸楊氏則點了點女兒額頭“不許再跟年哥兒講阿爹壞話了。”
“阿娘,我哪有”陸蓉眼神游移,躲開了阿娘和兄長的視線。
陸景堂若有所思,或許他的計劃,最先拉攏的人可以是蓉娘。
“阿姐阿姐哪有”景年奶聲奶氣地替姐姐辯解。
陸楊氏好笑道“你個小人兒,曉得我們在說什么,便護著你阿姐。”
崽崽便露出軟軟的笑“年哥兒護著阿姐。”
母子幾個,在廚房里有說有笑,是難得輕松的氛圍。
中間陸楊氏看孩子等得著急,又掀開鍋蓋,筷子戳了戳雞肉,還是有點兒硬。
這是因為小劉氏送的雞本就比較老,肉嫩的小雞還未完全長成,養雞的人家舍不得吃,若是要賣,賣得也貴,對只想吃滿口肉的鄉下人家來說,小嫩雞不劃算。
聞著香味兒,孩子們饞得不行,景年小手捂著嘴巴,不讓口水流出來。
陸楊氏便取了個碗,舀了一碗雞湯給他們“先嘗嘗湯。”
陸家家貧,廚房沒什么特殊的調味料,不過陸楊氏廚藝還算不錯。
蔥姜這些是自家菜園子里種的,不需多余的花費,她便切了姜片,又將蔥挽成蔥結,一同丟進鍋中煮雞。
除了蔥姜,和小劉氏一并送的干棗,只加了鹽巴調味兒。
這樣簡單的一碗雞湯,卻鮮香無比,湯碗拿在手中,陸景堂首先舀了一勺,吹了吹喂進小五郎口中“年哥兒嘗一口。”
崽崽嘴巴張得大大的,啊嗚一口吞下兄長喂過來的雞湯,溫熱的雞湯進嘴,鮮味在嘴里綻開,紅棗帶來絲絲回甜,好喝得景年小腳直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