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滿倉算是個合格的父親,當年他蓋房,想著三個兒子,一人一間屋子,長大之后,可與他們成婚用。
虧得這三間屋子蓋得早,否則他幾個兒子娶親,可能真沒房子住。
不過陸滿倉當時是怎么都沒想到,如今他孫子的房子,也得他操心。
倒不是說陸文元和陸文仲沒出息,兩人都十分能干,可他們掙得錢,都用來供陸文達和陸景賢讀書了,哪來的錢再蓋房子。
可孩子們眼瞅著大了,再同父母擠在一處實在不像話,這幾年家里男人女人齊上陣,摔泥胚曬茅草,打梁上柱,勉強又起了幾間房子。
現如今,除了陸文元他們兄弟三個,夫妻一人一間,小的這一輩兒,只有陸景賢有單獨的房間。
其他幾個孩子,陸景堂跟二房的三郎四郎住一間,陸蓉她們幾個小娘也同住一間。
景年年紀太小,暫時還同父母住,等他再大兩歲,就該搬去與哥哥們同住了。
待到傍晚時分,村中炊煙裊裊,忙碌了半日的村民身披晚霞,步履疲乏地往家走。
一日苦干,又逢夏日炎炎,既饑且渴。
進門后不管其他,先舀一瓢涼水,猛灌一氣,長舒一口氣才算舒坦。
陸文仲喝完一瓢,將水瓢遞給身后抹著汗的陸文元,陸文元也舀了一瓢涼水喝下。
陸景堂抱著幼弟站在檐下,細心叮囑“年哥兒不可學阿爹二叔,這般痛飲涼水,會腹痛。”
崽崽驚恐地睜大眼睛,忙不迭地點頭。
他雖然不是很喜歡阿爹,但他是個善良心軟的崽崽,看阿爹又舀了一瓢,連忙擺著小手“阿兄,阿爹阿爹不喝。”
陸景堂回“阿爹不如年哥兒聽話,不聽我的。”
延續了三十多年的習慣,他一句話就讓他們改變,不可能的。
景年板起小臉“年哥兒聽話,阿爹不聽話。”
“阿爹怎地了”陸蓉從屋里出來,挽著衣袖,顯然正在干活。
她跟景年一樣,都是嘴上對阿爹不滿,心里卻惦記著。
見阿爹回來,陸蓉忙走過去,拽了拽陸文元衣袖,拉著他往屋里走。
“蓉娘這是做什么”陸文元在兒女面前,其實十分和氣。
景年一下子想到了那晚雞肉和湯,激動地喊“阿爹,香香”
兄妹三個,把陸文元拉到房里,陸蓉端出那碗雞肉和湯,因為天氣太熱,又蓋著個扣碗,還有絲絲余溫。
陸蓉打開碗,看見里頭明顯比他們喝的雞湯清淡許多的湯水,心虛地別開眼“阿爹,這是給你留的。”
嗅到雞湯的香味兒,景年又回憶起不久前吃的美味,小鼻子抽了抽,咽了口口水。
陸文元看見碗里的肉和湯,詫異道“哪來的”
陸蓉解釋了一遍雞肉的由來,陸文元搖頭道“二弟妹也太過客氣,今日回來,你們二叔還同我道歉。”
中午三郎四郎挨打,是他看著的,二弟是真沒留手,打得兩個孩子屁股高高腫起。
所以陸文元雖然心疼孩子受了苦,卻對二房沒什么怨氣。
“你們吃吧。”陸文元看了眼湯碗,“阿爹不愛吃肉,小孩子要多吃,長個兒。”
陸蓉頓時更心虛愧疚,景年奶聲道“阿爹吃,年哥兒肉肉,好多肉肉。”
陸景堂和陸蓉也紛紛表示他們已經吃過了,阿娘也給阿爺阿奶送了,這是特意給陸文元留的。
孩子孝順,陸文元臉上不由帶了笑,他端起碗喝了口湯,贊道“真香。”
一口湯下肚,陸文元突然想起來“可給大郎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