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癟著嘴,安慰自己,有半個餅餅,已經已經很好了。
三郎笑嘻嘻道“五郎,剩下半個,我幫你吃吧。”
勉強安慰好自己的景年“”
嗚他不喜歡堂兄了。
因為預想好的餅餅成了半個,景年重新坐回門檻上,等著阿娘回來。
他要選一個大大的糖餅,這樣就可以多吃一點啦
陸景堂叮囑弟弟妹妹看好幼弟,自己回房溫書。
有時候說子肖父,還是有些道理的,三郎四郎兩個,倒也不是說不認真,就是學不太進去的感覺。
都是很機靈的小郎,反應靈活,頭腦也不差,偏偏背書慢得很。
因為讀書的機會很難得,兩人在學堂勉強學著,下了學,便很不愿意再看書。
如今景年家里租住的這個小院足夠大,陸景堂盡可獨自在臥房中溫書學習。
景年也乖巧,曉得阿兄要讀書,這種時候從不去煩擾他。
家里的經濟問題也因為草紙生意暫且得到緩解,陸楊氏等人每隔兩三天往縣城送一回紙,技術熟練后,一次能得六七百銅錢,多的時候,甚至能有七八百文。
刨除成本,還有三四百文的賺頭,兩家一分因是陸景堂出的造紙方子,二房表示他們拿個兩成,或者給些工錢便成。
陸文元和陸楊氏自然不肯,陸景堂也幫著勸說,他阿爹阿娘都不擅長與人打交道,買賣這事還得落在二叔二嬸身上。
最后定了四六分成,二房夫妻覺得占了兄嫂便宜,干活越發賣力。
現今還沒干到一個月,但是算下來,每家一月能有一二兩銀的收益。
要知道,當初陸家沒分家之前,十幾畝地一年出息也不過二十來兩,幾乎是全家的收入大頭。
這造紙的活兒,雖說累了些,可家里的女眷便能做,孩子們也能幫上忙,來錢也多,短期內便能見到現錢,是極好的活計了。
家里欠的租金已經還上,也有了活錢可用,陸楊氏最近心情好極了,私下跟孩子念叨過幾次,說這家是分對了,真是因禍得福。
她是極容易滿足的人,生活稍微好過一些,便覺得心滿意足。
前幾日聽人提起他們家三房那個即將考中秀才的小叔,陸楊氏特意同幾個孩子講,說自家現在過得也不錯,便是小叔考中了,也別多想,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陸家三個孩子也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陸景堂不用說了,早就巴不得快些分家。
陸蓉原本有些不服氣,用了那么多錢,就這么算了里頭還有她阿姐的聘禮呢
但是分家之后,不用天天提心吊膽,莫名其妙便挨一頓臭罵。
沒有干不完的活,能吃飽肚子,家里的好東西,一定會有她一份,隔幾天便能吃一次雞子,還吃過阿娘從縣里帶回來的糖餅。
這是陸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有時候半夜醒來,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還在夢中。
陸蓉心中的怨氣,是在這樣平順喜樂的日常生活中漸漸消磨掉的。
唯一遺憾的是,分家分得太晚了,否則阿姐也不用那么著急地嫁出去。
不過阿娘說了,等她再攢些錢,便買些東西去看她。
至于景年,小崽崽別無所求,能填飽肚子就是好日子。
要是能快些長大,跟阿兄一起去上學堂。就更好啦
這是崽崽的大愿望,小朋友總有許多夢想,比如今日,他最最想的,便是希望阿娘買回來的糖餅大一些,他可以多吃一點。
景年坐在門檻上等啊等啊,等了好久好久,比他等阿兄下學還要久。
崽崽等得累了,跑回去找阿姐“阿娘怎么還不回來”
陸蓉皺著眉頭,看了看天色,這個時候阿娘確實該回了。
三郎說“我去村口看看。”
四郎起身“我也去”
“年哥兒也去”景年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