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飄飄,寒風呼嘯。
今冬連下幾場大雪,一下子冷得人不愿意出屋了。
屋里升著爐子,關上門窗擋住冷風,整個屋子便暖烘烘的。
景年一家如今還住在租住的那個院子里,他們家的新房已經在蓋了,但是人少事多,進展緩慢,如今依舊住在租的那處小院兒。
好在主人家很好說話,覺著屋子空著也是空著,租出去好歹能賺些銀錢,平日見他們住起來也很講究,屋子里外收拾得干干凈凈,圍墻門窗有個破損的,自己主動修補,對他們一家態度越發的好。
眼下入了冬,泥土凍住,天氣冷也不好干活,新房那邊的進度暫時停滯,估摸著要到開春才會繼續。
景年穿著一身厚厚的棉襖,裹得像一只胖湯圓,白白軟軟,甜甜蜜蜜。
“湯圓”貼在窗戶邊兒上,哈出的熱氣都快把貼窗戶的紙給烘破了。
陸楊氏招呼道“窗戶邊上不冷么,快到阿娘這兒來。”
他們一家子圍在一個火爐子旁邊,爐子里頭燒著的是炭,沒有煙,否則在屋里就太熏人了。
往年可沒有這么好的條件,別說炭火了,柴火都是不許多用的。
不過他們現在用著的木炭也不是陸文元和陸楊氏買的,是陸景堂買回來的。
今冬剛降溫的時候,陸景堂提過一嘴,說買些炭火取暖。
陸文元和陸楊氏聽得連連搖頭,炭火可不是他們這種人家用得起的,一千斤木炭便要價二兩,頂得上他們一月營收了。
天氣越冷,碳價越高,去歲最冷的時候,聽說一千斤木炭漲到了三兩四錢,著實嚇人。
他們反對,陸景堂沒同他們爭,隔日就運會兩筐木炭,一筐約莫有個百十斤。
陸文元和陸楊氏拿他沒辦法,他買碳沒跟家里拿錢,平日買書本筆墨,也從不跟家里要錢。
問他哪來的銀錢,說是抄書掙的。
陸文元和陸楊氏也不懂,就是很驚奇,陸文達讀了那么些年的書,怎不見他抄書掙錢。
他們家二郎不過讀了幾月,就能掙錢了
讀書人的事,他們不懂,不過這對夫妻倆有個好處,掌控欲不是那么強。
長子掙了錢,他不想說,夫妻倆也不尋根究底,讓他自己掌著。
他買了木炭回來,兩人心疼嘆氣,說亂花錢。
等雪落下來,溫度驟降,一家人窩在一間屋子里,燒一個爐子,暖烘烘的,頓時覺出好來。
以往冬天的時候,陸楊氏是做不了繡活的,因為太冷了,手指完全凍僵。
今年不一樣了,坐在爐子邊上,她把活都帶到這里做,又暖和干得又快。
孩子們也開心,陸蓉長大這么大,這是她過得最暖和的一個冬天。
她熱衷于往爐子里塞各種可以吃的東西,燒熟了拿出來吃掉,肚子里頭便也暖和起來了。
現在爐子上坐著一個瓦罐,咕嘟嘟煮著粥米。
陸蓉從爐灶里扒出一個烤紅薯,香甜的氣息立刻彌漫在整間屋子里。
她朝著幼弟招手“快來吃烤紅薯,可甜了。”
景年抽了抽鼻子,念念不舍地看著窗外,有些猶豫。
陸蓉奇怪道“外頭都是雪,白花花的一片,有什么好看的”
剛下雪那幾日還有些驚奇,但對于他們這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來說,冬天絕不是個好季節。
今年還好,地里雖然還沒什么出息,但靠著賣紙,多少賺了有幾兩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