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肆又來了客,男人不好意思再占著桌子,帶著婦人和她兩個孩兒,蹲在茶肆外。
早上風涼,丁婆子見那兩個小娃兒穿得單薄,凍得縮
成一團,心里不落忍,讓他們在茶棚里待著。
后頭又來幾個賣貨的,也不急著進城,往茶肆外頭一蹲,倒引得些路人來瞧貨。
又過一刻鐘左右,馬蹄聲漸漸,一輛馬車在茶肆外停下。
丁大福立刻出去迎客,領進來一個穿著薄棉衣,約莫三十來歲的男子。
“周老爺,今日還是滇紅”丁老漢陪著笑臉問。
那周老爺還算和氣,點了點頭,外頭又進來兩個年輕小廝,方才去停了馬車,過來給了茶錢。
周老爺招手讓他們坐下,幾人占了一張茶桌,周老爺又要了兩個茶點。
待他們坐穩,縮在茶棚角落的男人小心湊上去“老爺,新鮮果子要么”
說著將竹筐上蓋著的大葉子掀開給他們看。
筐里頭裝著青嫩嫩的橘子和紅艷艷的山楂,看著就讓人嘴里冒酸水。
周老爺微微蹙眉,他是南方人,嗜甜,不愛吃酸。
男人心里一咯噔,周老爺擺了擺手,男人不敢糾纏,悻悻離開。
“三哥,咱走嗎”賣花婦人方才沒敢湊上去,等男人回來才小聲問。
“再等等。”男人不甘心地說。
話音剛落下,外頭接連來了兩隊馬車,都是帶著小廝的老爺,丁大福招呼著他們坐下,又送上茶水。
三位老爺一通寒暄,原是認識的。
男人找了個機會,又去推銷他的果子,可惜橘子和山楂實在常見,這些見慣了市面的老爺們不稀得吃這些酸果子。
反倒是在外面蹲守的,有人賣出去些青棗、梅子,還得了賞錢,看得男人眼饞不已。
賣花婦人也看明白了,這是大主顧,可主顧都是男子,她這花可不好賣。
“三哥,走嗎”婦人又問一遍。
“走。”男人垂頭耷腦,幾人剛要離開,外頭沖進來兩個小廝,激動道“看到車了是年少爺年少爺到了”
“真的你沒看錯”周老爺欻地站起來。
后面的小廝笑道“那小白馬可是我們家少爺送的,這哪能認錯。”
聽見這話,幾個老爺皆沖了出去,呼啦啦人走光了,男人和婦人挑擔提筐,哪敢跟他們擠,反而留在了茶棚里。
“阿爹,周老爺他們要接的人,終于回來了嗎”
丁萍站在窗前,好奇地探出頭,聽說那三家都是京里大戶,家里開茶鋪,不是沒見過來接人的,可三家接一人,還是第一回見。
“少打聽貴人的事”丁錢氏將女兒揪回來,把撞得東倒西歪的凳子重新放好。
外頭一陣陣的喧嘩聲,許多沒走的路人堵在茶肆門口看熱鬧。
過了一會兒,門口被排開,氣派的老爺們彎腰曲背,引進來一個少年郎。
丁萍正提著一壺茶水,抬眼瞧見,倒吸一口涼氣,手里的茶壺差點兒跌了。
那少年大約十五六歲,跟她兄長差不多年紀,說不出的俊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