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想詢問宗廷跟他,是不是還和以前一樣好,雖然宗廷現在待他態度沒變,但但是有些話,不是很好說出口。
景年面皮薄,不好意思,只能迂回著先問另一個相關的問題。
宗廷沉默片刻,沉默得景年開始心慌了,才緩緩開口:“抱歉”
景年寄信過來的時候,他已經收到京城生變的消息,預感到他一直被隱藏的身份,已經到了揭開的時候。
然而他卻沒想好怎么跟景年開口講這件事,擔心他會介意他的隱瞞,又不敢繼續騙他,免得錯上加錯,無可挽回。
因為在意,所以心生憂慮,越發畏手畏腳,不敢冒然行事。
宗廷這小半輩子,也就是在景年身上,才嘗遍了各種復雜心情。
還沒等他下定決心要不要跟景年說清楚,景年的第二封信也寄來了。
這下好了,他的回信恐怕還得加上為什么不回第一封信的原因。
緊接著,正如他預料的那般,京城風云突變,宗廷緊急召集人手趕往京城。
而景年后來的信,全都寄去了他原本的地址,需要再由人送去京城,轉交到宗廷手里。
可是景年那會兒還不知道京中發生的事,也不知道宗廷已經不在嘉應府。
好生生的,關系極好的朋友突然失去了聯系,他難免擔心,一封封的信寫得更急。
未回的信累積多了,宗廷更沒辦法說慌騙他,可可他要怎么跟景年解釋,他為什么突然變成了皇子,又為什么要插手皇位之爭。
這勢必要從他的身世講起,包括他異于常人的記憶,面具下的那張臉,一切的一切,只要開了頭,所有不能與人言的過往,都得攤開。
他不是不愿意跟景年講,只是錯過了最好的開口時機。
寫在信里,沒辦法及時得到景年的反饋,讓宗廷很難接受。
最終回信就被拖了下來,宗廷原本打算找個時間去找景年,當面跟他解釋。
但是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京中變故會這么大,本以為頂多只是死掉廢掉幾個皇子,結果卻是遇見了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一舉踩下了他所有看不順眼的人,登臨王位。
宗廷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他得去見景年。
然而新帝臨朝,還是在這種大亂之下登基,他的身世也十分離奇,得先穩定朝堂。
宗廷手段雷厲風行,賞罰分明,手下可用之人也不少,朝中一批皇黨,也愿意擁護他,很快讓朝堂之中,暫時恢復正常秩序。
然后宗廷就要去找景年,這誰敢放他出京
皇位更迭,邊疆未生戰事,全靠皇子們手段狠厲,兄弟相殘,沒一個留手的。
連遠一點兒的官員都沒反應過來,更別說外族頭領。
這次新皇登基,雖說亂子大了點兒,可死傷的大都是皇室和勛貴,朝綱未亂,邊疆也安穩。
新皇雖然以往名聲不太好,但如今大家知曉了他的身世,都能理解他,而且看他掌權之后的處事,最起碼不是個昏君。
有一說一,朝中純臣都還挺滿意的,否則也不會積極擁護他。
可誰知道新帝看著是個穩重人,說搞事就要搞事,這才登基多久,就要出京。
他要是走了,萬一出點兒什么事,大雍朝非得經歷一場大動亂不可。
問他要去何處,宗廷也不肯說,他又不是為了給景年找麻煩,怎么可能暴露自己的目的地。
但是看在陸景堂是景年兄長的份上,宗廷稍稍給他露了點兒口風,準備帶陸景堂一起去。
陸景堂:“”
他整個人都懵了,昨夜還在絞盡腦汁的想新帝是發什么瘋,今天就聽到他說,我跟你阿弟有點兒誤會,我去跟他說清楚。
您早說啊
知道原因就好攔了,陸景堂火速寫信回家,讓景年趕緊回京。,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