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愿意投一點兒試試水,還有的一聽要投錢就拒絕了,就老家那小破村子,要什么沒什么,折騰個什么勁兒呢。
要是家里能刨出錢來,他們何必跑這么遠去打工,這錢投進去,還不如打水漂,好歹能聽個響。
這一部分年輕人就一個態度,讓他們自家投錢,不可能,村里想用集體的地,那他們沒意見。
反正村委會也說了,集體用地賺得錢,也會按比給村民們分,就是分得少而已。
在村民這塊兒,整體沒遇到什么阻力,頂多就是不愿意投錢,想搞別的隨意,這就是景風攛掇趙建成以村委會牽頭的好處了。
趙建成是個雷厲風行的,好些年沒怎么動彈,一旦下定決心,動作飛快,每天領著村委班子加班,動不動往縣里、鎮上跑。
村子想自謀發展,上級肯定是支持的,該走的流程走得非常順。
然后就是再次召開村民大會,固定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景風因為投了不少錢,還有技術入股,也被選為組織成員代表。
這些內容都是要張榜公布的,大紅榜就貼在村委會的公示墻上,就是沒什么人去看罷了。
這些跟景年關系不大,他很快體會到了舅舅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村里想搞農家樂,也不是盲目就開始弄,當然是先就著現有的資源開發。
景風說的客棧、旅店什么的,還遠著呢。
首先開始改造的是村里幾個魚塘,有大有小,有的已經荒廢了,有的還有魚,村里半管不管的,沒怎么經營,偶爾網一回魚,給村民們分一分。
趙建成組織人把這些魚塘清出來,周圍收拾得干凈一點兒,再挑幾個好地兒,比如有樹蔭的地兒,鋪上板子,弄個木棧,就是個很不錯的釣臺了。
樹是后山上砍的,木棧是村民自己做的,這些簡單的木匠活,大部分村人都能自己干。
景風那魚塘子也可以釣魚,這樣搞好像跟他的魚塘功能重合了,其實不然。
如果以后真的有游客,人多了,釣魚這塊兒可以進行一個分流。
景家的魚塘顯然面對的是高端客戶,甭管你釣沒釣著,一天二百塊錢得出,完了釣到的魚還得花錢買,不是每個釣魚佬都舍得花這么多錢的。
村里的魚塘就不一樣了,面對廣大游客,尤其是那些帶孩子出來玩的,你收人家小朋友一天兩百塊,顯然不合適。
但不讓孩子釣魚,家長得分心照顧孩子玩兒,孩子鬧起來,家長也不開心。
村里的魚塘可以跟別的農家樂一樣,搞那種按時間付費,比如半天多少錢,一天多少錢。
或者按人頭收費,一個人多少錢,要是有帶小孩的,再弄個家庭團購也行。
當然,這樣釣起來的魚肯定是不能再收游客的錢了,游客釣的魚,可以拿去加工。
這就是第二個改變了,趙建成讓愿意招待游客的村民家庭報名,分別是有空房愿意搞民宿的,還有做飯手藝好愿意接待客人用餐的。
前者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代表成員去實地驗證,查看衛生問題,選家里收拾的干凈的,房子合適的,選進這個民宿列表里。
報名接待用餐的,這個就是村民們投票了,都是多少年的鄉鄰,誰家做飯好吃,大家心里都有譜,也讓村民們有點兒參與感。
莊紅娟毫無疑問,高居榜首。
景年跟著外婆一起去聽唱票的,他聽見好多次外婆的名字,看見外婆的頭越仰越高,胸脯高高挺起,嘴角翹得老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