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景年小,他可不是新手,以前跟著媽媽、外婆包過餃子和包子呢,只是餛飩皮要更薄一些。
宗廷倒是頭一回包,景年很久沒有給哥哥當過小老師了,興沖沖把凳子拉得離宗廷更近一點兒,捏著宗廷的手教他。
很快,宗廷就學得有模有樣,包得又快又好。
莊紅娟、景云這樣的熟手更不用多說,手一捏就是一個,要不了三秒。
一口氣包里幾百個,把所有配好的餡都包完,這才停手。
反正全家都能吃,小餛飩又不頂肚子,吃不完的可以凍起來,早上給兩個崽崽下一碗當早餐也很美。
餛燉底湯是魚骨頭和魚頭熬的,里頭還滾了嫩魚片,再把煮熟的魚肉餛飩撈進去。
那滋味,只能說是鮮上加鮮。
具體多好吃很難形容,全家都吃撐了,他們三大兩小五個人,吃了幾百個餛飩,湯也喝光了。
“太好吃了。”景年腆著小肚子,吃飽了的貓崽一般,舔著嘴巴意猶未盡。
與此同時,也有人發出跟他同樣的呼聲“太好吃了。”
這人叨了一筷子魚肉進嘴里,嘆著氣道“鐘大叔,我們算是知道你為啥不跟我們去村里的魚塘了,人家真的是,貴有貴的道理。”
游客里喜歡釣魚的已經釣了一天了,都有收獲,晚上又選了一家農家樂把魚拿給這家女主人加工。
小一點兒的魚做成炸小魚吃,裹一層面粉,炸至肉香骨酥,魚刺都酥脆得能直接嚼碎。
好些人喜歡吃這個,喝酒的人尤其喜歡,這是一道上好的下酒菜。
大魚做了一個麻辣口的水煮魚,剩下的還在水桶里養著,看是明天做了吃還是帶回去。
鐘大爺也釣了兩條魚,都挺大的,提出一條做了給大家伙兒一起嘗嘗,剩下的帶回家。
他這條魚做的糖醋魚,考慮到孩子們吃不了太辣,做個甜口的魚吃。
其他幾家都很好奇,這魚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釣魚那么貴就算了,釣上來的魚竟然還得花錢另買。
等飯菜上桌,大家熱熱鬧鬧開席,給孩子們夾一點兒剔了魚刺的魚肉,小朋友們一吃,紛紛嚷嚷起來
“媽媽,我還要吃。”
“我不吃這個肉,我要吃剛才那個,那個魚肉好吃。”
“爸爸給我夾,我要吃魚”
別管平時愛不愛吃魚,這會兒通通愛吃了。
家長們好奇了,這魚有什么特別的,他們那水煮魚也好吃啊,魚肉片特別鮮嫩,比他們在有些飯店里吃得都好吃。
結果一嘗那糖醋魚,頓時明白了。
鮮嫩跟鮮嫩中間,還隔著老遠的距離。
這魚怎么能這么好吃呢一點兒魚腥氣都沒有,肉質無比細嫩,但又不會過于軟爛,里頭的魚肉好像自帶一股清甜,外面的魚皮過油炸過,帶著點兒焦香,裹著糖醋汁,一口下去,絕了。
一條挺大的糖醋魚,最快被吃光,孩子們鬧著還要吃,大人們意猶未盡地看著連魚頭和骨頭都被夾走嗦干凈的空盤子。
跟萬美佳關系不錯的那個一臉恍然地問“難道你們中午吃的,都是這種美味”
萬美佳又忍不住咽口水,狂點頭,無比真誠地說“我在減孕期長的肉,然后中午沒忍住,吃了兩大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