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的時候,同桌多了三個人,王鳴鷗、徐菲和邵鈞。
景年聽舅舅說,這段時間王叔叔、徐姐姐還有邵叔叔都會在他們家跟他們一塊兒吃飯。
景年沒什么感覺,甚至覺得人多一點兒還更好,因為外婆會做更多的菜,他就能吃更多的好吃的。
而且,他不喜歡跟老師同學還有同學的爸爸媽媽們一塊兒吃飯,但是他不討厭王鳴鷗他們幾個。
景風在想另一件事,他再次跟莊紅娟提出,給家里招個做事的。
城市里叫請保姆,村里不能這么說,但都是一個意思。
這個想法景風早就有了,之前家里開始接訂餐,開農家樂,他就覺得他媽和姐姐太辛苦了,最起碼得找個幫廚。
他媽舍不得錢,覺得自己能干,還有景云能幫忙。
現在客人越來越多了,就連沒客的時候,還有這么多口人吃飯,做飯從來都不是個輕省活,人多尤其累。
另外,搬了新家之后,房子一下子變大這么多,雖然他們自己的房間自己會收拾,但公共區域,兩個崽崽的臥室、書房,還是得大人來整理打掃。
還有其他的家務活,說起來好像沒什么,但日復一日的做下去,也是相當累人的,他平時沒少干活,因此感觸更深。
由此種種,景風想請個合適的幫工,幫家里減輕一些家務負擔。
這個建議景風提過好多回了,莊紅娟一直不樂意,景云也站在她媽這邊,覺得自己再多干一些活就好了。
這一次景風是下定決心了,勸了他媽很久,讓他比較意外的是,這次他姐沒怎么反對。
最后莊紅娟終于被說動了,皺著眉頭開始琢磨請哪個到自家干活比較合適。
首先,肯定得選信得過的,人要勤快干凈干活麻利。
但這樣的婦人,尤其是她們村的,滿足這些條件的話,人家自己家肯定也干著農家樂或者民宿,自家經營著,不比來她家里干活好
除非開高價,可工資開太高,莊紅娟又舍不得了。
景云比劃著提了個人,哀求地看著家人,尤其是景風,她知道,家里的事做主的是弟弟。
莊紅娟若有所思,景風也終于明白,他姐為什么這回不反對了。
景云提的人是她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叫趙荷花,比她大一歲。
趙荷花也是個苦命的女孩兒,景云先天性耳聾,趙荷花卻是四歲的時候,突發小兒麻痹,從那以后,腿腳就不那么利索了。
她能走路,只是走路不好看,在村里人看來,就是個有缺陷的殘疾人。
或許是同病相憐,村里的同齡人中間,景云和趙荷花關系尤其好,兩人雖然差著一歲,但卻是同時上學,小學初中都是同班同學。
她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還沒修現在這些路,走山路去上學要走很遠。
趙荷花腿腳不方便,遇上雨雪天氣,更是行走艱難,景云就背著比她還大的趙荷花。
景云不會說話,又生得過于漂亮,小時候被壞孩子欺負,趙荷花鼓足勇氣幫她罵人,幫她告老師,還偷偷跟莊紅娟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