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
校門口向來是人流聚集地,尤其是放學的時候,各種小攤小販擠滿了校門口附近的街道。
又是蔬果成熟的季節,這段時間除了賣小吃零食的,門口還多了許多提籃子騎輪賣水果的,尤其是桃子,正應季,好吃著呢。
放學鈴聲響起,門口的小攤販們頓時嚴陣以待,賣炸串的開始提前炸一些賣的火爆的炸串,賣麻辣燙的掀開桶蓋子,讓香味兒飄出去。
還有賣狼牙土豆、炸臭豆的,已經開始預制了,先做上幾份,孩子們一出來,立刻就能賣出去。
“開門了開門了”
“這是哪個班的”
“看看班牌”
“唉喲別擠啊”
各個班的孩子排著隊走出來,先出的一般是低年級,如果低年級沒有整好隊,就先讓別的班先出去。
到后頭,出來的孩子明顯個頭增高了,開始有少年模樣,有些發育早的孩子,如果不是一身校服一臉稚氣,個頭跟老師差不多。
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自己回家,這個年歲,在縣城里,從學校回個家,走不丟。
孩子們在校門口一哄而散,兩兩聚在一處,大部分就直奔校門口的小攤去了。
年紀小的有家長接送,想吃什么只能哀求父母,父母還不定答應。
這些高年級小學生就不一樣了,這個年紀的孩子,能吃,餓得快,嘴巴也饞,而且兜里有零花錢,放學可不就奔著小攤去了。
剛散開的一波學生里,其中幾個走在一塊兒,一個身形高壯,比其他同學高一個頭的小胖墩問同行的伙伴“我想吃麻辣燙,你們吃不吃我請你們。”
他身邊的男孩兒似乎剛開始抽條,小身板細韌如柳枝,手長腳長,寬大的校服掛在身上,顯得有點兒空蕩,臉頰上的嬰兒肥卻還未完全褪去,透著幾份可愛的稚氣。
“我不吃。”少年還未開始變聲,嗓音清潤甜軟。
扎著馬尾辮的女孩兒開口“你又不是不知道,年寶不愛吃外面這些東西。”
高胖男孩兒憨笑兩聲“這家麻辣燙好吃,諾諾,你吃不吃”
“那我吃兩串吧。”陳一諾說“我要一串藕片一串海帶結。”
“好。”王子軒立刻擠進人堆里,去買麻辣燙了。
陳一諾忍不住去看旁邊安靜站著,等待王子軒回來一起走的景年,他真好看啊
景年是她見過最好看的男孩子,她媽媽也這么說,所以陳一諾很愿意多看幾眼,媽媽說,這叫養眼。
“年景年,你一會兒坐公交車回家嗎”陳一諾問。
年歲漸長,景年不愛聽人喊他“年寶”了,尤其是同齡的朋友,覺得有點兒尷尬。
景年點頭“嗯,挺方便的。”
以前別說到他們村里的公交了,到鎮上的公交都沒有,因為他們村旅游業發展起來了,很多市區、隔壁市,甚至更遠一點兒的游客都去他們村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