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回家,先痛痛快快洗了個澡。
他家的房子已經不是七年前最早蓋的那批磚房了,當時第一批蓋的房子,從帶領建房的趙羽茜到參與蓋房的獸人們,都沒經驗,那一年冬天,房子被積雪壓得垮塌了幾間。
雖然留下大半,但趙羽茜還是覺得房子結構有問題,如果想讓族人以后能脫離山洞過冬,需要蓋出更結實的房子。
她帶著景年做模型,計算比例和壓力數據,景年學了一腦袋奇奇怪怪的公式和字母,那段時間經常聽見他老師崩潰地大喊“我是文科生啊,為什么要算這些鬼東西”
景年聽不懂,他已經習慣了老師經常會說一些讓人聽不明白的話,不過沒關系,他記性好,都能記下來,如果有用的話,總會明白的。
好在他們師徒兩個的努力沒有白費,第二年他們照著最能抗壓的模型來建新房子,用了非常粗的木頭當橫梁,新燒的磚塊里添加了一種新找到的石頭,粉碎之后加進泥坯里,磚塊變得更加結實。
后來他們還燒了青磚,工序更繁瑣一些,價格也比紅磚房更貴,景年親自跟了整個流程,知道兩種磚塊硬度其實差不多。
老師告訴他,雖然硬度差不多,但青磚更耐用,耐磨損,之所以花費更多的功夫燒建屋子的這些青磚,是為了積累經驗。
當時景年還不明白,族人們雖然不是人人都會建房,但會燒磚的已經不少了,還需要積累什么經驗。
直到老師用炭筆在新制出來的紙張上,畫出大片的駐地規劃圖,標注出城墻。
畫工比較抽象,但景年能看懂,更別說城墻還標注了數字,長、寬、高、厚,力都能看得懂。
不需細想便知道,這是個大工程。
再大的工程也得建,力兩眼發亮地說,如果有這樣高的墻,將駐地牢牢護住,即便有巨角獸沖擊駐地,他們也不會那么害怕了。
光這個墻,就能擋它一段時間,最起碼能給族人留夠逃跑的時間,不至于像野部族那樣,幾乎整個部族覆滅,損失慘重。
但是力不懂,為什么要把那么好的磚塊鋪在地上,當然,鋪地上的磚又是另外一種。
趙羽茜嘴里念叨著“城市規劃”“主干道”之類讓人聽不懂的話,力充耳不聞,他跟景年一樣,也習慣了。
宗廷則對城墻上的那些建筑很感興趣,趙羽茜興沖沖地跟他講那些“敵樓”“垛臺”“烽臺”之類的設施,三兩句話,把力也吸引了過去,大貓懶散歸懶散,敏銳度還是有的。
感謝那些來他們部族打工的外族獸人,有他們的努力,才有現在宏偉的駐地城池。
有些獸人部族后來直接跟他們廷部族合族了,比如最早來他們部族到打工的林部族和山部族,就是第一批帶領完整部族來廷部族合族的兩個獸人部族。
建城墻的時候,景年去看過,非常辛苦,城墻磚是特制的,比蓋房用的磚和鋪地用的磚石都更大更重,虧得獸人們個個都是大力士,否則這活兒真干不了。
而新蓋的這批房子,分出了不同的房型大小,也足夠結實,蓋好的第一年,趙羽茜還是不許族人們在房子里過冬,哪怕她和景年已經用模型試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