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半上午,還有大半桶水。
但是光有水有什么用,方錦繡看著因為有一段時間沒用已經積了一層灰的土灶和剛搬來的大鐵鍋,傻眼了,她長到這么大,從來沒用過這玩意兒。
幸虧村里雖然有方老太一家那樣的人,也有好相處的。
方林夫妻倆與人為善,跟鄰近幾家關系都處得很不錯,還有村里一些關系好的人家,得知消息,紛紛送了東西過來。
這家送點兒糧食,那家背一捆柴火,這個提一簍蔬菜,那個揣一包鹽來。
方錦繡人都沒認全,還在暈頭暈腦的喊人,已經有個不認識的大叔挑著扁擔,把家里空蕩蕩的水缸給打滿了水。
景年被鄰居嬸嬸偷偷塞了一塊冰糖在嘴巴里,這可是好東西,過年的時候給孩子抓兩塊,能把小孩兒樂瘋。
景年也高興的不得了,嘴巴包著冰糖,笑得眼睛彎成月牙,咂摸著嘴巴里的甜水,跟144匯報“四四,這個好好吃,特別特別好吃”
144繼續沉默,它覺得自己不吭聲就是對景年最大的幫助了。
景年也習慣了自家系統時不時掉線,又跑到方錦繡身邊,吸溜著糖塊兒跟她咬耳朵“姐姐,你要不要吃糖呀,我分你一半。”
方錦繡哭笑不得,又覺得窩心,摸摸弟弟因為吃了一顆糖笑得格外開心的小臉,想著以后怎么也得想法子讓乖崽過好一點兒。
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最起碼家里看著沒那么凄涼了,飯也煮了起來。
沒用方家送來的糧食,是一個嬸嬸送來的一小袋灰面,大概只有一碗那么多,但這可是細糧。
景年認得這個嬸嬸,姓田,景年喊田嬸嬸,她跟給他糖的秋云嬸嬸一樣,是媽媽關系最好的兩個朋友。
田嬸嬸熟練地燒了鍋灶,把那點兒面粉調成很稀的面糊,加了點兒鹽,甚至還敲了一個秋云嬸嬸送來的雞蛋進去,再放點兒切碎的小青菜,煮了小半鍋面糊糊。
快好的時候,撒一把小蔥花。
香得啊,姐弟倆口水狂流。
飯看著要好了,這些人自己就走了,就連做飯的田嬸嬸,囑咐了幾句也走了。
這年頭糧食雖說不比荒年緊張,但細糧也不是頓頓都能吃上的,就這么點兒糧食,她們留下,兩個孩子吃什么
方錦繡見慣了后來城市里堪稱冷漠的鄰里關系,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場景,一時間又是感動又是無措。
景年年紀小想得少,他還記得父母曾經的教導,小奶音鄭重道“我以后也要對田嬸嬸她們好。”
“年寶說得對。”方錦繡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帶弟弟去吃飯。
農家的鍋灶都大,這么小半鍋面糊,雖然很稀,但就這分量,擱在方錦繡穿越前,都夠一家三口吃的。
方錦繡原本她和景年兩個人是吃不完的,沒想到,她吃著就停不下來,輕輕松松幾碗面糊下肚,一點兒都不覺得撐,還覺得很舒服。
就連那么小一只的景年,也喝了兩大碗,真正的大碗,大海碗。
方錦繡沒帶過小孩,景年喊餓,她就給盛了,后來看他小肚子都鼓起來了,連忙把他碗收走了。
景年還一臉意猶未盡“姐姐,這個好好吃。”
方錦繡好笑不已“好吃也不能吃了,肚皮要撐破了。”
景年摸著自己鼓起來的小肚子嘿嘿直笑,吃飽的感覺太好了,他再也不想餓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