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大家都是去公社的供銷社,離得更近,走路過去,腳程快的也就半個多小時,來去方便。
方大牛趕著牛車,大部分去縣里,縣城離得就遠多了,走路過去最起碼得一個小時,提著雞蛋這類經不起磕碰的,難免影響速度,來回一趟,大半天時間沒了,特別耽誤事兒。
所以哪怕縣里的供銷社有時候收雞蛋價格高一點兒,村人更多的還是去公社。
尤其是夏天天氣熱,雞蛋放不住的時候,更是不敢多耽擱,怕雞蛋放壞了糟蹋了。
碰上村里的牛車就好多了,蹭個車過去,路上要不了那么長時間,多方便。
過來蹭車的都是大娘嬸子或者年輕小媳婦兒,這會兒雖然不是農忙,地里也不少活,男人力氣大,一般情況能掙更多工分。
女人管著家,這種操持家務的事兒,她們來。
方錦繡牽著景年走過去,立刻有個嬸子屁股往旁邊一擠,硬擠出一小塊空地來,招呼著姐弟倆“繡兒,快來,坐這兒。”
方錦繡連忙坐過去,把景年抱在懷里,沖那位嬸子笑了笑,含糊說了句“謝謝嬸子”。
剛剛坐定,方大牛吆喝了一聲“走嘍”
鞭子輕響,牛車吱呀呀跑起來。
景年奶聲道謝“謝謝蘭花嬸嬸。”
方錦繡這才知道,這位就是給了景年一個窩頭的那位,頓生感激。
那一個窩頭,不光景年吃了,她也吃了半塊兒,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挺好吃,比她做的飯好吃。
“真乖。”蘭花嬸子稀罕地摸了摸景年頭發,這孩子不知道咋生的,哪哪都好看,俊得像個小姑娘。
又問起方錦繡,帶著景年是干啥去。
牛車上的人都豎起耳朵,方家這事可是最近村里最熱門的大消息,茶余飯后都在講,可下飯了。
方錦繡照著給方大娘的說法又說了一遍,語氣帶著惆悵凄婉“年寶這么小,被打了一頓又餓了幾天,要是餓壞了身體,我以后哪有臉去見爸媽。”
聽得眾人心有戚戚,之前就聽了不少方老太一家的閑話,有真有假,還有人覺得不可能,都是當長輩的,咋能這么心狠。
就算不喜歡方錦繡,景年可是親孫子。
現在一聽,都不好再說什么了,對方老太一家的印象是跌了又跌,對姐弟倆深感同情。
方錦繡也沒指望這些人替她干什么,往后她報復那一家子,別指著她說不孝就行了。
她自己是不在乎,但是聽長輩講古,沒少聽說“名聲殺人”的事。
她和年寶被黑心親戚坑慘了,以后絕對不可能讓他們再占便宜,現在做個鋪墊,免得往后被人指責。
別人家的熱鬧什么時候都能看,幾人閑聊幾句,話題又轉回此行的目的上。
旁邊一個臉有點兒長的嬸子,小心撥開懷里籃子上蓋的稻草,帶著炫耀的語氣說“你們看我家這蛋”
“喲,真不小”蘭花嬸子贊嘆道“二牛他媽,你家雞養得好,每回下的蛋都大。”
“那是。”二牛媽得意道“公社里頭那供銷社,每次收我的蛋,別人的一分錢一個,我的一分五今兒去縣里,一準能賣到兩分錢一個。”
“真好。”蘭花嬸子羨慕道“咱這蛋,能賣一分五就不錯了。”
旁邊其他人也羨慕不已,一個雞蛋多五厘,十個就是五分錢,都能買一大包火柴了。
大家紛紛向二牛媽討教起養雞的秘訣來,二牛媽當然不會說,但是眾人捧著她,她也樂得多炫耀幾句。
景年眼巴巴瞅著人家籃子里的雞蛋,饞極了。
雞蛋他吃過的,好香好香,媽媽還給他做過蒸蛋,又嫩又滑,可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