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插話道“繡兒姐是高中生呢”
紅妮兒眼底漸漸燃起希望“那那我能跟你一起學嗎繡兒姐能愿意教我不”
景年思索片刻,他姐姐好忙的,紅妮兒姐姐也好忙,好多活要做,不知道能不能行
“我要去問問我姐姐,不過我姐姐很好很好的,她要是有時間,一定會答應的。她要是沒時間,我我教你”
紅妮兒也不嫌棄他年紀小,喜笑顏開道“好呀,年寶教我也行,我我幫你干活,回頭我摘了野梨子,拿回來給你吃。”
她的想法很樸實,年寶比她懂得多,她跟年寶學就是應該的。
方芳說“還有我,我也教你,我教你語文。”
“啥語文”大人們收拾好東西了走出來,見三個小家伙湊一塊兒嘰嘰喳喳,田嬸子笑著問了一句。
紅妮兒豎起手指在唇前,給小伙伴比了個噤聲的手勢,景年和方芳點點頭,捂著嘴巴笑。
“喲,還有小秘密呢。”田嬸子笑瞇瞇打趣了一句,掐著景年腋下把他舉了起來。
視線突然升高,景年懵了一瞬,然后田嬸子用掂豬仔的手法,順手掂了掂年崽,跟方錦繡夸贊“我就說年寶看著長了點兒肉,你養得真好。”
方錦繡唇角一翹,露出養崽人勝利的笑容,矜持道“還是有點兒偏瘦,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家里條件不行,我們年寶上次去縣醫院檢查,營養不良呢。”
“那是得補補。”田嬸子認同道,順手把景年放下來。
秋云嬸子看著兩眼透著茫然的小團子,憐惜地說“難怪你換那么多雞蛋,今天大集上肯定有賣蛋的,說不定還有賣野雞的,買回來燉”
說到這里,她突然卡住了,想起來方錦繡手上也沒什么錢,眾所周知的十塊,置辦家里那些東西,買雞蛋,零零碎碎得花出去好幾塊了,剩下的錢還得過日子,眼瞅著冬天來了
想到這些,秋云嬸子就替姐弟倆愁得慌,就盼著那個城里親戚,真能給寄點兒有用的東西,貼補貼補。
方石頭和萬忠已經用草繩捆好了那些竹筐竹簍,方文在景年家門口探頭探腦,田嬸子看見兒子,催促道“快走了,還得去縣里,有啥話路上說。”
方錦繡把背簍背好,她背簍里藏了之前準備給李小圓的那三百顆糖,用牛皮紙包得嚴嚴實實放在最下面,加上今天能收到的兩包,能湊齊李小圓需要的數量,還能余一百多顆。
上面意思意思放了一點兒吃食,今天趕大集不一定能趕在中午前回來,很多人都帶了干糧準備路上吃。
方錦繡帶的是兩個煮雞蛋兩個煮紅薯,她家明面上,也沒有別的什么拿得出手的吃食了。
景年剛被田嬸子放下來,姐姐又來抱他,景年晃悠著小短腿,急道“姐姐,我寄幾走”
因為太著急,話都說不清了。
“走啥啊,你這小短腿,哪兒跟得上。”田嬸子招呼兒子“文子,把你爸那筐里的東西收你背簍去。”
方石頭挑了兩個筐,筐里是田嬸子家種的菜,別看村里不怎么缺菜吃,各家都有菜地,公社還有縣里的人,每個月只能守著副食店看供應什么,聽說有大集,有時間的都會來湊熱鬧。
蔬菜好賣是好賣,就是賣不上價,蘿卜白菜之類的,一兩分錢一斤,這么兩筐菜,估摸能賣個塊把錢就不錯了。
田嬸子家這兩個筐還沒裝滿,雖然都有菜地,但菜地就那么大一塊兒,農村大都是大家庭,一家七八上十口人很正常,人多了什么消耗都大,地里菜也吃得快。
田嬸子家能勻出這么多拿出來賣就不錯了,還是因為她家人口沒那么多,余下來一些。
方文聽見他媽的話,放下自己背上的背簍,去拿他爸筐里的菜。
秋云嬸子一下子明白了,說“我家有一條紅妮兒的小褥子,我去拿來。”
方錦繡也明白了,不好意思道“文子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