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跟姐姐一樣
姐弟倆商量好了,就不管剃頭的攤子,繼續往前走,看見賣柴的,方錦繡腳挪不動步了。
“我想買柴”
其他人一愣“買柴”
這些賣柴的都跟他們一樣住在村里山里,往往買柴的是公社或者縣里的居民,柴火去山上自己打,是不要錢的,干什么要買這不是浪費錢嘛。
方錦繡卻心動的不行,她半天耗在野地里挖野菜,還有半天干什么去了
打水打柴,每天這些活就干得她夠嗆。
可是不打還不行,就不說每天做飯燒水要用的柴火,眼瞅著天冷下來了,不存夠足夠的柴火,她和景年怎么過冬
秋云嬸子看她堅持,猶豫了一下,說“你要真想買,不如在咱們村里買,還能給你送家里去。”
方錦繡說的有道理,她下意識看向兩位嬸子,田嬸子直接說“嗐,你石頭叔和你萬忠叔就能干這活,回頭找他們。”
要囤從現在到過冬的柴火,那就不是一挑兩挑柴能解決的事,打一擔柴最起碼得大半天,所以田嬸子也沒說白干,方錦繡更不好意思讓他們白干。
集市上還有賣麥芽糖的,賣糖的老板拿根小棍,在糖團上一挑,挑出來一小團,然后再拿一根小棍纏上去,上下來回攪、拉、扯,拉出一層一層的糖絲,層層疊疊,十分好看。
景年看著又想吃了,其他小孩也想吃,方芳摸著自己剩下的八分錢,猶豫要不要去買一份。
看見她拿錢,景年也想起來自己還有五分錢在小兜兜里,可以拿來買麥芽糖
方錦繡卻不準他買“今天不能吃糖了,年寶今天吃了太多甜食,不能再吃了。”
早上吃完早飯,景年就吃了一顆糖,后來在縣城又吃了一顆,剛剛還吃了三顆糖葫蘆,方錦繡忘記在哪兒看見的,說小孩子一天不能吃太多糖,對牙齒對身體都不好。
吃不上麥芽糖了,景年依依不舍地看著賣糖人剛剛拉出來的漂亮糖絲,這個糖看起來就好好吃哦。
他很乖的沒有哭鬧,只是抱著姐姐脖子,小聲跟她商量“那年寶明天可以吃麥芽糖嗎”
“明天沒有集市了,下次再來趕集,如果還有賣的,年寶不吃糖葫蘆,姐姐就給你買麥芽糖,行不行”方錦繡沒有隨口答應下來糊弄小孩,一字一句地跟景年解釋清楚,也講好了給買麥芽糖的條件。
她第一次當大人照顧小朋友,很多事不懂,但她當過小孩,知道小孩子期待落空那種感覺是非常難過的,大人不知道自己隨口敷衍的一句話,其實會讓孩子期待很久。
景年也很認真地想了想,糖葫蘆是很好吃的,他很想再吃一次,但是麥芽糖他沒有吃過呀,或許能比糖葫蘆更好吃呢
“好。”勇于嘗試的崽崽,答應了姐姐的要求。
“真乖。”方錦繡親了親自家崽的小臉蛋兒,心里很高興,看她這崽養的,誰見了不眼饞。
秋云嬸子看在眼里,不由感嘆,阿慧這女兒真是養住了,跟景年關系這般好。
當初她跟郭慧雯交好,郭慧雯嫁給方林,嫁過來兩口子就收養了已經九歲的方錦繡,郭慧雯也才比方錦繡大十二歲,進門就當了媽。
村里一些愛嚼舌的,沒少在背后說郭慧雯傻,好好一個城里來的姑娘,長得那么漂亮,人也文靜,性格溫和,村里好多男青年都喜歡她。
方林有啥除了一張臉長得還算俊,人也算勤快,家里可一點兒靠不上
秋云嬸子在這個村里生活了三十多年,什么不知道
不就是方老太早年懷方林的時候,遇見隔壁村神婆,神婆說這孩子克她,往后她要因為這個孩子受氣悔恨。
方老太心里就生了膈應,結果生孩子的時候又難產,她就徹底厭了這個孩子,打小對他不上心,不管方林的死活。
那些年比現在還苦,村里夭折的孩子多了去了,秋云嬸子就記得,她有個小妹妹就是三歲時候夭折的。
偏方林沒人管,硬是磕磕絆絆活下來了,隔壁張家的閨女張琳玉看他可憐,時不時給他塞點兒吃的。
方林是個記恩的,后來張琳玉處境艱難,還是個孩子的方林硬是從自己嘴里省吃的接濟她,張琳玉死后,也對方錦繡多有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