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來趕集,一天能賣這么多就不錯了,今天才半天就賣了四毛,抵得上賣四十個小點兒的雞蛋了。
四十個雞蛋,家里兩只雞最起碼得攢一個多月,畢竟雞不是每天都下蛋。
大家把自家帶的干糧拿出來,田嬸子和秋云嬸子拿出來的都是玉米餅子,這東西抗餓,當干糧帶著最方便。
不過涼了之后,就硬邦邦的不好下嘴了,但人家準備周全,要么帶了搪瓷缸,要么干脆帶了碗,找公社里的人家要一碗熱水,就著熱水啃一個餅子,午飯就算對付過去了。
景年知道他姐也帶了干糧,上午雖然吃了糖葫蘆,但是不頂飽,他也餓了,姐姐說他很能吃的。
小家伙兒蹲在姐姐的背簍跟前,等姐姐拿吃的東西出來。
方錦繡帶的也是餅子,但是她這個餅子,做的比較失敗,可能水少了,硬邦邦的下不了嘴。
她怕把年寶小米牙給崩了,都沒敢給孩子吃,自己艱難地啃了兩口。
早上田嬸子找來,說趕集要帶干糧,她沒有可帶的,只好把剩的餅子帶上了,還有兩個雞蛋。
雞蛋拿出來,跟景年一人一個分吃了,可姐弟倆這飯量,光吃一個煮雞蛋,一點兒不頂事。
景年捂著小肚子,眼巴巴看著紙包“姐姐,沒吃飽。”
方錦繡打開包著餅子的牛皮紙,好家伙,里面餅子碎成一塊一塊的,動一下直掉渣。
景年捻了一點兒餅渣渣吃,干硬粗糙,嚼也不好嚼,勉強吃下去一口,嘴巴都干了。
方錦繡把餅子一包“走,姐姐帶你吃別的去。”
她剛看見了,賣羊雜湯的不要票,哪怕買兩碗羊雜湯泡餅子吃呢。
田嬸子和秋云嬸子看在眼里,覺得方錦繡花錢有些過于大手大腳了,什么都買。
倒不是多管閑事,就是擔心她一個年輕姑娘,沒有收入來源,以前讀書,地里的活也沒好好學過,還要養個弟弟,手上的錢得緊著點兒用。
但是轉念一想,她手里頭那些錢夠用一段時間,到時候手表一賣,最起碼得個大幾十上百,在村里過日子,足夠姐弟倆用上幾年了,到時候方錦繡也該能養活自己了。
況且人家還有那么富裕的城里親戚,隨手就能送塊表,往后手指縫里隨便漏點兒,就夠姐弟倆吃用了。
于是她們也不再管方錦繡,愿意怎么花怎么花吧,她買的也都是用得著的。
方錦繡帶著景年去喝羊雜湯,其實她自己不是很愛吃羊肉,因為她爸媽不太會做羊肉,也可能是她家那邊羊的品種問題,膻味特別重。
后來她去外地,吃的烤羊排就香得不行,膻味還是有一點兒,可就是好吃。
她知道有些人吃不慣羊肉,不確定景年愛不愛吃,就先只點了一碗羊雜湯。
“年寶嘗一口。”方錦繡讓景年先嘗嘗。
景年嗅了嗅,這個味道有點兒奇怪,香香的,又有他不喜歡的味道。
他喝了口湯,湯很香,但是那個不喜歡的味道也在。
“好喝嗎”方錦繡問。
景年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回答,他覺得應該是好喝的,里面好像有肉肉,但是又不喜歡那個奇怪的味道,嘴巴里的味道讓他有點兒難受。
方錦繡看出來了,崽崽不喜歡膻味。
年寶一向不挑嘴,什么都愛吃,現在可見是真接受不了膻味。
“沒事,不喜歡就不吃,好多人吃不慣這個,姐姐給你買別的。”方錦繡也嘗了一口,可能缺少調料,這家羊雜湯熬得一般般,膻味挺重的,年寶不喜歡很正常。
“不能浪費。”景年小聲嘟囔。
方錦繡端起碗“姐姐吃。”
羊雜湯賣得還挺貴,一毛五一碗,可以免費加一碗湯,只能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