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可是不行呀,哥哥以后還要去別的國家。”方錦繡嘆氣道。
“別的國家在哪里”景年成功被轉移了注意力。
方錦繡說“很遠很遠的地方。”
景年都顧不得哭了,眼淚還掛在臉頰上“哥哥還回來嗎”
“當然。”宗廷說“我爺爺說了,我們是華國人,遲早有一天要回到自己的祖國。”
“那就不能不走嗎”景年哽咽道。
他想不明白,既然要回來,為什么要走呢
宗廷沉默“現在不行。”
其實他想過帶姐弟倆一起離開,他的零花錢足以養活他們,但他感覺得到,方錦繡不會同意。
“哥哥什么時候回來”景年抓著宗廷的手,哭唧唧地問。
“不哭,哥哥會給你打給你寫信。”宗廷心里也很難過,他想起他和父親打得那個賭,由衷希望父親能贏。
可是他都不認識很多字,景年想到這里,更難過了,抱著宗廷嗚嗚咽咽“姐姐我也不想哭,可是忍不住嘛,我舍不得哥哥,嗚嗚”
宗廷眼睛都讓他哭紅了,黏成這樣,真走了,該多傷心。
然而不管離別有多不舍,終究要分開。
第二天,方錦繡和景年踏上了去京市的火車,他們會在京市待幾天,然后直接乘火車回平川市,再轉客車回縣城,最后回家。
宗廷這邊,根據吳招娣交代的線索,開始找宗廷的小姑奶奶的下落。
據吳招娣交代,她外婆并不是什么宗家小小姐,她外婆叫董二丫,當年因家貧,被兄嫂賣到宗家隔壁黃家沖喜。
然而董二丫剛嫁過去,男人就死了,黃家覺得是董二丫的過錯,對她十分差,非打即罵,不給吃飽飯,逼她在黃家當牛做馬“贖罪”。
董二丫住的是黃家最偏僻陰冷的院子,恰巧跟宗家書閣,只隔一堵墻。
于是常來看書的宗家小小姐宗寧,就這么認識了大字不識一個的沖喜媳婦兒董二丫。
宗寧同情董二丫遭遇,經常給她送些吃的用的,也勸過,實在過不下去了,就跑吧,她給她準備行李。
如果無處可去,她可以先將她藏在宗家,回頭再給她找個去路。
但董二丫卻沒那個勇氣,一直拖著,兩人關系卻日漸和諧,宗寧聽董二丫講些鄉下人家生活,也覺得增漲見識。
誰也不曉得,這樣兩個身份天差地別的人會認識,還成了朋友。
后來宗家遭難,族人死傷殆盡,宗寧為了保命必須得離開家鄉,卻又擔心遠在海外的兄長一無所知,便在離開前,偷偷見了董二丫,將自己的去向告訴了董二丫,拜托她屆時告訴兄長。
偏偏黃家害怕受到宗家牽連,也舉家搬到了別處,董二丫路上染了病,被拋下了,她雖然活了下來,但亂世中一個女子,十分害怕,便去尋宗寧,在她眼中,宗寧是頂頂有本事的人,她跟著準沒錯。
人倒是找著了,宗寧也幫她安頓了下來,但是后來又發生了一些事,宗寧再次離開了,這次董二丫卻不再知道她的去向。
直到二十年后,一個年輕姑娘找過來偷偷跟她見了一面,董二丫這才知道,姑娘是宗寧的女兒,姓張,考上了大學外出來念書。
正好董二丫所在的村子,是她大學所在城市下轄的鄉村,順路來見一面母親年輕時的朋友。
那會兒董二丫已經結婚生子甚至有了外孫女,后半生十分平順,直到死都再沒有出過村子,也再沒有見過跟宗寧有關的人。
直到宗家的人根據當年黃家的線索找到她,本沒有抱有希望,聽外婆講過曾經的吳招娣卻動了心。
后面就是他們都知道的事,吳招娣冒頂了宗寧外孫女的身份想認親。
她確實不知道宗寧在哪兒,卻了一條重要信息宗寧的女兒在她所在的村子上屬城市念過大學。
這年頭大學稀少,那座城市里一共才兩所大學。
早些年能考上大學的女學生也不多,時間往前推,確定大概年份,查學生檔案,姓張的女學生,還能詢問還能聯系到的同屆學生,可以說已經快有個明晰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