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志就把張琳玉懷著孩子回鄉后的經歷簡單講了一下,神情難掩尷尬。
張琳玉本來不該這么早死的,她去世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當初她書沒念完回鄉,還懷著一個父不詳的孩子,想必在外面本就遭受過什么挫折,但是她回來之后,家沒了,父母都去世了。
這對張琳玉而言,必然是極大的打擊,她懷著孩子,缺吃少穿,住在牛棚里,好不容易把孩子生下來,又趕上三年饑荒。
可以說,張琳玉的身體是硬生生被拖垮的。
這種死法,跟她的親人交代,有些難以啟齒。
但說實話,那些年人人艱難,自家都顧不上,誰還能顧得上別人家,他堂哥家里還有個孩子因為奶水不足身體太弱夭折了,誰幫的上呢。
但這些話對于宗家父子以及跟來的人而言,都是不小的刺激。
在來之前,宗廷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農村條件比不上城市,這很正常,他去過農場,騎過馬喂過牛,那里的味道很不好聞。
可他沒想到,他的表姑,竟然因為沒有房子,住在牛棚里,還生下了一個孩子
他的表姑,可能是因為過度饑餓缺乏營養病死的,簡單來說,是被餓死了。
這比聽見小姑奶奶是病死的,還讓他難受。
生病這種事,有時候即便有錢也救不回命,但是一個年輕的生命,被餓死,這太讓人難以接受了。
接待室里一時靜默,尋親聽到的都是壞消息,誰都不敢吱聲。
唯有方永志還在疑惑,看這華僑先生的模樣,找的應該就是張嬸兒了,那方錦繡是咋回事
正納悶著,有人笑聲問“那張琳玉生的孩子呢”
一群人心都提起來了,可千萬別再說死了誒
方永志正在想方錦繡,聞言順嘴道“好好的呢,才從城里頭探親回來,說是去見她表舅”
他一臉糾結地看著眾人“表舅應該是她媽那邊的親戚吧”
其他人又看宗家父子,宗恒眼皮子跳了跳,側首,宗廷也正看著他,顯然,父子倆想到一塊兒去了。
“我她叫什么名字”宗廷問。
方永志說“叫方錦繡,原本是跟她媽姓張,后來被我遠房叔伯家的兄弟給收養了,就改姓了方。”
擔心眾人誤會,還特意解釋道“我那兄弟是個好人,小時候受張琳玉看顧,后來見繡兒死了媽可憐,娶了媳婦兒后,就把她收養了,夫妻倆供她念書,一直念到高中呢。”
說道這里,不由感嘆了一句“繡兒隨她媽,聰明,會讀書,要是還能考大學,一準兒又是個大學生。”
“她是不是還有個弟弟”宗廷忍不住問。
“是啊,你咋知道,那是我兄弟的親生兒子,叫方景年,今年三歲。”方永志說。
宗廷難得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年寶竟然是他弟弟雖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名義上是這樣沒錯。
這可太讓人高興了
“你剛才說,方錦繡同志去城里探親”海市華僑辦的辦事員暗示般地提醒了一句“宗先生,或許您家在華國還有別的親戚”
方錦繡和景年在友誼賓館跟宗廷一起相處了好幾天,吃得西餐廳都是華僑辦的人去安排的,不至于說查宗廷的客人,但總歸又個大致了解。
這姐弟倆探親去的,轉頭又成了宗先生的親戚,有吳招娣那一遭,他們也擔心出問題。
這樣即便是真有親戚,他們提了也不算錯。
宗廷看向他父親,他覺得,那姐弟倆不像去探親的,年寶從頭到尾沒跟他提過什么表舅,要去京市也只說要去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