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動搖了你的想法”宗恒端著茶杯,好奇問。
他看得出來,起初方錦繡是偏向留在國內的,不過也能理解,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害怕未知的環境再正常不過。
方錦繡抿唇笑了笑“阿廷跟年寶說,讓他來勸我。”
這小子。
宗恒搖頭笑道“還會走迂回路線。”
可不是,小表弟真是不得了,她家年寶已經夠聰明了,宗廷就挺像那種天才小孩,智商情商都高得離譜。
“小家伙兒是被糖果打動了,還是餅干打動了”宗恒打趣道。
方錦繡也跟著笑“還有小馬。”
她頓了頓,認真地說“年寶說,他舍不得你們,舅舅,年寶很喜歡你和阿廷。”
宗恒笑容微斂,神色中也多了幾分認真“喊我一聲舅舅,就是我外甥,是我宗家的孩子,我和阿廷,總會護著他。”
兩人從頭到尾沒提過,景年跟方錦繡、跟宗家沒有血緣關系的事。
彼此心里都清楚,方錦繡不可能放下景年,要走也是姐弟倆一起走。
而當年要不是方林夫妻倆收養了方錦繡,她或許都活不到現在,知恩圖報,宗恒反而高看她一眼。
姐弟倆跟著宗恒父子離開的事,基本上是說定了,但兩人誰都沒有急著往外講,也沒跟孩子們說。
宗恒要處理捐路和建廠的事,這種事都得跟當地官方溝通,不過這是好事,沒誰會往外推,聽到消息都高興的不得了。
公社也算是跟著占便宜,因為修的是從方家坪村到縣里的路,中間必定會經過公社,相當于把公社到縣里的路也重修了。
之前是土路,聽華僑大老板的意思,人家要修的是水泥路。
沿途的其他村子也樂得有這種好事,沒挨上邊的,只能嘆一句運氣不好,自己村里的人咋沒個華僑親戚。
建廠可就不像修路那么簡單了,修路只要錢到位,其他都好說。
宗恒隨口許諾投建一個工廠,建什么廠建在哪兒投資多少都有的討論。
好在他帶了助理過來,前期的信息收集都有助理去跑,他只要最后做決定就好。
方錦繡這邊也沒閑著,既然要跟著舅舅一起走,這一走最起碼兩年,她得把該安排的都安排好。
家還在這里,不管多窮,是父母留給她和年寶的,得保留著。
親朋好友們,也得有個交代,村里的人可以當面告別,除此之外,稱得上朋友的也就是縣城里的李小圓張敏她們幾個,還有遠在京市的陸遠峰。
方錦繡突然想起來,之前年寶還邀請陸遠峰來他們家里,陸遠峰還說,要做飯給她和年寶吃。
不過這頓飯,恐怕是吃不上了。
她給陸遠峰寫了一封信,告知她和景年的去向,等要離開的時候,這封信才會寄出去。
過兩天去縣城,探望一下李小圓幾人,跟朋友聚一聚,下次再見,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說實話,方錦繡還挺放不下在她這里學習的幾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學習很認真,也不笨,如果能有讀書上學的機會,未來肯定會更開闊。
她琢磨了一會兒,有了個想法,跟舅舅商量過后,得到他的贊同,方錦繡就去找了方永志。
廠子還沒定下來,但路已經開始動工了,宗恒這邊錢給的痛快,當地政府可能擔心他后悔,立刻安排縣里水泥廠先送這邊的訂單,人工也好招,這路說修就已經開始修路。
方永志一天三趟地跑,高興得一天到晚臉上帶著笑,見方錦繡找過來,忙把她迎進屋,他現在看方錦繡,跟看招財娃娃一樣。
方錦繡先透露了她和景年要跟舅舅離開的事,方永志一聽大吃一驚,其實村里人私底下也討論過,姐弟倆會不會跟著宗恒一起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