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溝村是個處在大山之中的貧困小山村,這里的土地貧瘠,一年兩季的農作物長勢并不好,一家人辛辛苦苦干一年,也不過堪堪能糊口罷了。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這里山勢險峻,大型野獸又多,敢進山的村民并不多,因此也不能靠著野物之類的賺錢。
小溝村在大山深處,進出山的路極其難走,進出一趟得要一天一夜的時間,整個小村子幾乎跟外界隔絕了一般。
原主就是土生土長的小溝村人,他沒上過學,大字不識一個,活到五十二歲,最遠只去過山外的鎮子。
二十出頭的時候,原主的父母給他娶了個媳婦兒,結果他們沒看到孫子出生,就因為意外雙雙去世了。
父母去世后,對這個家的影響挺大的,畢竟少了兩個壯勞力,賺到的錢便更少了些,不過好在原主跟媳婦兒都是勤快人,日子過得雖然辛苦,倒也還過得去。
結婚沒幾年,媳婦兒便給原主生了三個兒子,他們兩夫妻都沒上過學,也沒有文化,自然也不曉得要避孕,老三生下來沒多久后,原主媳婦兒剛出月子沒多久便就又懷孕了。
先頭三個孩子她生得都很順利,便理所當然地認為這第四個孩子也能平平安安生下來。
結果原主媳婦兒因為這幾年接連不斷的生孩子,身體早就虧空了,加上第四胎的懷相不好,又沒有能好好的補身體,結果在生孩子的時候原主媳婦兒難產,疼了兩天兩夜后,因為大出血帶著肚子里面的孩子一起去了。
原主媳婦兒去世后,原主便沒有再娶了,一來是因為他對媳婦兒有感情,二來則是因為取新媳婦要花錢,而他家里面窮得叮當響,又哪里能拿得出錢來娶新媳婦
因為種種原因,原主歇了再娶心思,又當爹又當媽地把三個兒子拉扯大。
原主自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當父親的責任,跟村子里面其他人家相比較起來,三個孩子的日子雖然算不上好,可也差不到哪兒去。
原以為三個孩子長大后,他就能享福了,然而等到他們都大了后,倒是一個賽一個的有主意。
原主是想讓他們留在村子里面的,以后娶個媳婦兒生
幾個孩子,日子也就圓滿了。
然而他們并不甘心過這樣子的日子,成年后沒多久,便借口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三兄弟結伴兒離開了家,去了外面打拼。
他們這一走就是五年時間,因為小溝村實在是太偏僻了,這里沒網沒電,就連郵局都不往這里送信,他們三個又沒有回來過,原主并不知道他們在外面做些什么。
雖然不知道他們都在外面做什么,不過原主覺得,兄弟三人都是大老爺們,出去后也不會遇到什么危險,因此他倒是并不怎么擔心那兄弟三人。
時間荏苒,五年之后,那兄弟三人重新回到了小溝村。
這些年這兄弟三人在外面似乎發了財,他們回村之后的第一件事情,便將找村長要了地皮,在村東起了三間大瓦房。
他們這一手可是鎮住了小溝村的村民們,大家都覺得這兄弟三人是在外面混出了頭緒,要不然也不會一回來就蓋房子。
不少人都羨慕原主,覺得原主養了三個好兒子,以后擎等著享福就好。
原主也十分高興,覺得自己這么多年沒有白辛苦,養大了三個孩子不說,個個都這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