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是,但很久沒看到你們一起過來了嘛。”
逢年過節,他們是要聚的。但平時店里要照料的事不少,雖然相隔不遠但真正聚得這么齊的還真沒幾次。
錢老板見他們都來了,讓弟弟跟弟媳負責照看生意,自己洗了手也走過去。
他招手讓姜嚴跟錢茗也坐過來“不介意讓兩個孩子也聽一聽吧”
田升擺手“又沒什么見不得光的,說不定還要聽聽小姜的意見呢。”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不反對,倒是姜嚴跟錢茗聽得一頭霧水。
尤其是姜嚴,一邊坐下一邊想著她能給這群叔輩們什么意見。
錢老板顯然是這群人的領頭人,這段時間姜嚴已經察覺到錢老板身上發生的變化。跟最初見面時的悠閑淡漠不同,他現在很有干勁。
“既然大家都決定了不簽約,接下來我們就要好好想想該怎么自救,怎么抵抗,怎么把我們的特色讓更多人知道。”
姜嚴聽完錢老板的話,才反應過來原來是為了討論怎么跟黎家的連鎖經營抗衡。她記得田升上回說的還是拖住了,沒想到現在已經正式回絕了黎家的收購要約。今天來的這幾位老板也一樣,決定要守住自己的店。
“難得錢哥還肯再出山,我們沒什么擔心的。你說怎么干,我們就怎么干。”
錢老板感激他們的信任,但壓力也不小。他也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要重新挑起擔子,至少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兩耳不聞店外事。
“我們這一區,類似的店大概有十多家,現在就我們六家是咬牙不肯簽約的。以后那些店面裝修翻新,搞低價促銷或者是一店賣所有,我們就會很被動。”
這些老店的店面都不算大,而且各有特色,每家都有幾樣特別出名或是勾人的美食。別的店也很有默契地不做重復競爭,街坊們也習慣了一條街走下來把家里人想吃的東西買齊。
但年輕人喜歡的消費習慣是最好一家店能把所有東西都買完,省得到處跑。而且最好每家店的味道都能保持穩定,這樣就不必擔心踩雷。
田升感慨“一家店里全包賣所有食品也不是不好,但這樣對成本控制要求很高,而且說實話,跟洋快餐沒區別。”
滿大街統一的裝修和幾乎吃不出口感差別的食物,快速的出餐和長期穩定的價格都是快餐連鎖店的核心競爭力。然而這和老店的特色大相徑庭,幾乎是截然相反的類型。
老店求的是獨特跟唯一,哪怕全海城都找不出太過相似的味道才是他們追求的。
幾位老板也都認同這個說法,可若是周圍全是連鎖經營,客人必定會被分流不少,時間長了也不見得就好。
錢老板看著姜嚴“小姜,你有什么想法”
“我我不懂餐飲行業經營的,經驗也比不過你們。”
“你是年輕人,代表了你們這一代的消費者,說說你自己的想法就好,不需要有什么餐飲經驗。”
姜嚴也沒多做推辭,在座的幾位她之前也算是有所了解,都是實在人。況且能夠抵御住黎家豪氣的收購條件,也不是完全只追求金錢的人。
“如果是我的話,其實是愿意有更多的老店存在的。但我其實也挺懶,讓我東南西北各跑一趟去買吃的,我也打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