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我早說過,阿瑤不是那么小氣的人,就你想得多。”桓曦和坐在一旁,“我看阿瑤的病好多了,明日的宮宴,一起去嗎”
王樂瑤本來沒打算去,但太后特意命人來探望了幾次,強烈希望她能出席。她在家中窩了一陣子,正好趁此機會去透透氣。而且,日后主持內宮,這樣的場面是免不得的,趁早適應也好。
王樂瑤手指著掛在一旁的衣裳,“自然是去的,衣裳都備好了。”
桓曦和看了一眼,口中的水差點噴出來,“蘭花你居然準備蘭花”
“怎么了”
桓曦和嫌棄地說“我未來的皇后殿下,你該不會不知道,太后一直叫你去參加宴會的原因吧她要正式把你介紹給內外命婦和官家女眷。你倒好,配個蘭花,你得配牡丹啊”
王樂瑤皺了皺眉,牡丹是百花之王,只有皇后能配。立后的詔書畢竟還沒有下來,牡丹太招搖了,她一向不喜歡那般張揚。
謝魚也說“瑤姐姐,曦和姐姐說的對。你知道嗎那個郗氏,明日也會參加的,你可千萬不能輸。”
“郗氏”王樂瑤不知,這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人。
桓曦和知道她近來關在房中安心養病,對于都城里甚囂塵上的傳言并不關心。所以主動說道“你聽說過陛下是怎么當上荊州刺史的吧當年,正是郗氏宗主力排眾議,推他上位的。郗公還想把女兒許配給陛下,兩個人都已經談婚論嫁了,郗氏女無故悔婚,這才沒成。那郗氏老女,二十好幾了,還沒嫁人,這回搬到都城來,陛下還賜了清溪中橋的大宅,你猜是什么意思”
前些日子,王樂瑤是聽說清溪中橋那個大宅子有主了,當時也沒太在意。未曾想,竟是郗氏搬進去了。那個宅子的位置非常好,鬧中取靜,前幾年才在將作大匠的主持下大修過,廢帝和廢太子有時也會在那邊小住。
蕭衍把這么個風水寶地賜給郗氏,足以表明看重。
畢竟沒有郗氏宗主,也就沒有他的今日。
高平郗氏是前幾朝有名的大族,只不過沒落了,無法與如今的四大姓相提并論。這位郗氏宗主倒是慧眼識珠,只怕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竟然提拔了一位開國皇帝,光是憑借這點,就夠他們風風光光地重回權力中心了。
王樂瑤想,難道郗氏女也想入宮以她父親之功,倒是一點都不難。既然以后要同在宮中,更要會會此人了。
翌日,天公作美,萬里無云。王樂瑤很早就醒了,精神爽利,病好像都去了大半。
雖然桓曦和與謝魚再三勸說,但王樂瑤并不想成為春日宴的焦點,更沒有跟郗氏女爭鋒的意思。她仍然穿那套早就備好的水色大袖衫,袖子和衣擺各繡著淺色的蘭花,清雅若出空谷。
此外,竹君特意選了一支垂珠的簪子,珠鏈長至耳側,增添華貴之感。她又把陛下賜的那條合浦南珠的項鏈給娘子戴上。珍珠色澤圓潤,既不會太招搖,又顯得貴氣,襯娘子的身份剛剛好。她這才滿意了,要把妝奩收起來,王樂瑤看到那塊水明玉,拿出來看了看。
“娘子要配這塊玉嗎跟您今日的裝扮倒也相襯。”
這水明玉據說能夠解百毒,延年益壽,想必有過人之處。
“帶著吧。”
竹君便蹲下來,幫她系在了腰帶上。
昨日,王玉瑤三人已經說好在宮門相見,一起入宮。桓曦和是個急性子,謝魚也守時,為了不讓那兩人久等,便提前出門。
她現在出入自由,已無需向長公主報備,但還是遵禮,遣竹君去公主府說了一聲。
都城中水系眾多,權貴大都住在清溪,潮溝兩側。貴女們入宮,御街是必經之路。這回,太后只給都城中未嫁的嫡女發下帖子,家世差些的也輪不到,所以今日赴宴的人不算太多,沒有上巳節時道路堵塞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