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絲毫沒有被奏疏難住的樣子,反而看得很快,那座小山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降下去。這人不是不通經義嗎到底是怎么看奏疏的,不會根本就沒看懂吧
“皇后在看什么”蕭衍頭也不抬地問,“朕臉上有東西”
王樂瑤心虛地收回目光,“沒有,我隨便看看。”
蕭衍當然知道她在想什么。她大概以為她的男人,真是個目不識丁的武夫。
“過來。”
王樂瑤本能地不想過去,但帝王之令,又不能不從。她剛走到蕭衍的身邊,就被他一把抓進懷里。殿上還站著宮女,王樂瑤肯定不依,蕭衍就扣住她的腰,在她耳邊說“你不是想看朕怎么批閱奏疏的讓你看就是了。”
這個姿勢非常強勢,蕭衍還用手警告地掐了一下她的腰。她立刻就想起凈室那一幕,幾乎被他逼到崩潰。這個人才不會管有宮女和內侍在,待會兒突然來了興致,王樂瑤是真的怕,所以就不敢動了。
蕭衍翻開一份奏疏,奏疏上用到了“商山四皓”的典故。蕭衍用朱筆劃了出來,“這個典故,皇后給朕講講”
王樂瑤以為他真的不知道,就說“這是史記上的故事,說劉邦晚年非常寵愛戚夫人,想換掉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呂后非常緊張,便去找張良出主意,張良說世間有四個賢者,劉邦一直求而不得。呂后若能請他們出山,輔佐太子,或許會改變劉邦的心意。后來,劉邦看到太子的身邊有這四個賢者出現,以為太子羽翼已豐,就沒有換掉他。”
蕭衍點頭道“原來是史記,但朕覺得,劉邦其人狡猾反復,不讀書,輕視儒生,怎會因為太子身邊出現四個賢者,就改變主意多半還是太子廢不得。司馬公精于文筆,也很會講故事。”
王樂瑤驚訝。忽然反應過來,能知道劉邦的為人,還知道史記,會不知道論語這人難不成在裝還是他太過聰明,一下就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質。
“陛下圣明。太史公所記,就算與史有悖,也傳達一個道理。為政者當禮敬賢能之士。那樣才可以鴻鵠高飛,橫絕四海。這大概就是尚書臺的這位大人要告訴陛下的。”
朝臣都知道皇帝不尊禮法,行事乖張,所以用儒家那套來規勸他。朝臣在慢慢地接受他的同時,也希望他能往明君和仁君上面發展。
蕭衍笑了一下,他笑起來,那種五官凌厲的感覺就被削弱了,反而有幾分爽朗的英氣。
“皇后家學如繁星滄海,朕只是世間眾多的井底蛙之一,自知粗鄙,還要多向皇后請教。”
他竟然連這句話都知道,想來那日是有人將她和郗氏女所起的爭執,上達天聽了。
她覺得自己真是瞎操心,這個人能管理好一州,使四方百姓來投奔,還驚動了北魏皇帝。能以寒門之身推翻大齊,使四海臣服,豈是泛泛之輩,又怎會被區區的文字難住。再說他身邊還有沈約那些人輔佐,沈約也是學富五車,博古通今之輩,完全不輸給謝羨這種自小被悉心栽培出來的名門公子。
為帝王者,懂得御人之術,為他所用,已經很厲害了。
王樂瑤忽然感覺這武夫藏得很深,好像要層層剝開,才能將他看清楚。
蕭衍繼續看奏疏,有時遇到疑惑的地方,也會跟王樂瑤討論兩句。
歷朝歷代的規矩,后宮是不能干政的。何況她身后的外戚還那么強大,一個弄不好就會牽制住皇帝。但蕭衍竟然跟她討論政事,無所顧忌,好像根本就不擔心她會弄權。
也許他很自信,也許是覺得一個女人根本翻不起什么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