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娘娘的嫁妝有很多,那也是家里給的。陛下治國安邦,那是朝堂上的事,是君王和大臣操心的事,憑什么要娘娘拿出娘家給的東西。
可王樂瑤以前看不到就算了,如今她親眼所見那些百姓如何疾苦,若還是視而不見,那她就不配坐在這個位置上了。正如蕭衍所說,每個人都想縱意地活著,不想被責任束縛。但已經在其位,便決定了要承擔的責任。她是大梁的皇后,若任性地只顧著自己,那能給子孫后代,江山百姓留下什么
他日,史書會如何評價她如何評價王氏
“你拿我的牌子,去把表姐請進宮來。”
“娘娘”竹君還想勸,娘娘被迫嫁給陛下已經夠委屈的了,如果當初嫁到謝家,大不了跟謝夫人分府別居,娘娘還是可以快活地過自己的日子,根本不用如此勞心勞力。
陛下真是用心險惡,說是給娘娘過生辰,實際上就是逼著娘娘去承擔責任。
竹君管不了什么天下蒼生,她只想守好娘娘。
“快去”王樂瑤喝了一聲。
竹君這才不情不愿地去了。
桓曦和最近閑來無事,躺在床上發呆。王家的兩個娘子,一個被關到莊子里去了,另一個嫁進了皇宮,沒人跟她斗,也沒人跟她玩。至于謝魚呢,被謝夫人看得死死的,要給她挑選夫家。
謝魚一門心思要嫁的是那個王家大郎,可是王謝兩家之前都鬧成那樣,就差絕交了,怎么可能再做親家。
何況謝氏宗主謝臨的身子一直不太好,謝羨又遲遲沒有起家官,王大郎那個趨炎附勢的母親,怎么可能看得上謝魚。
謝家當年足以跟王家并稱,自從文獻公死后,真的是一落千丈,要掛在四姓之末了。
桓夫人王氏敲門走進來,看到女兒在發呆,在她面前揮了揮手,“在想什么呢”
“母親,您怎么來了”
王氏嘆了口氣,“你二姐又寫信回來訴苦,說是你二姐夫對她不好,姬妾納了一個又一個。她的肚子也不爭氣,沒辦法攔著。你無事便去看看她吧。”
桓曦和搖頭,“我可不去,當初是她自己看上庾家的權勢,非要嫁給庾家的郎君。如今庾家不行了,她又后悔,日子能過得好就怪了。”她拉了拉母親的袖子,“母親,我記得二姐當初,是不是跟沈家議過親”
“是的,你還記得這事呢你二姐命也苦,本來跟沈家議了親,都要嫁過去了,沈家偏偏出事。還好沈家郎君是個懂事的,主動來退了婚,沒有牽連到我們。”王氏幽幽地說,“如今那郎君是陛下身邊的紅人,權傾朝野的侍中。你父親也后悔,當初要是拉了沈家一把,何至于是這樣的境況。”
“母親,現在后悔也沒用了。本來就是你們對寒門和不如甲族的士族有偏見。花無百日好,那庾家得勢的時候何等風光,現在頂著廢后母族的頭銜,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我好久都沒看見他們出來了。”
“所以母親也不希望你嫁什么甲族了。”王氏摸著女兒的頭發,“但你年紀也不小了,再熬下去,就跟那個郗氏老女一樣了。”
桓曦和皺了皺眉頭,“母親,您可千萬別把我跟郗氏老女相比。她都被陛下趕出都城了,您可盼著我點好。”
王氏被她說的話逗笑,又說“你整日在外面跑,參加那些雅集談社,就找不到個稱心的夫君”
“您以為挑夫君是去市集上買東西,不滿意還可以隨便丟掉的我當然要看好了,看準了,可不想像二姐一樣,將來后悔。”
王氏想想也對。如今四大姓里除了王家,日子都不好過。而王家的風光又能延續多久呢也許高樓大廈,傾頹也不過是一夜的事情。這些年,實在見過太多了。
這時,凌霄在外面說“娘子,宮中來人了,皇后娘娘請您進宮一趟。”
桓曦和正閑得無事,聽說王樂瑤請她進宮,頓時來了精神,一邊從床上下來,一邊說“母親,我晚上可能不回來用晚膳了。正好看看宮里都給阿瑤生辰準備了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