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昀已經長大了,每日學習,勤耕不輟,她倒是沒那么擔心。蕭晏才幾個月大,雖說平日乳母和嬤嬤都照顧得很好,她還是不放心。孩子這么小也不可能帶著他北上,只能留在宮里,托阿魚和表姐常來看看了。
她還沒去過洛陽城,當年晉熙會盟之后,他們就返回大梁了,幾年過去,沒想到還有機會再次踏上北魏的國土。這次的心境跟上回大不相同,上回蕭衍是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這回更多了一種游山玩水的心態。
他們先走水路,又換陸路,走了兩個月,終于到達洛陽城。
洛陽作為北魏的都城,十分繁華。此前洛陽曾被毀壞過兩次,終于在大魏一朝重建,并呈現出最巍峨壯麗的姿態。建康多水系,洛陽卻是一馬平川,城中開十三座城門,門設三道,可并行九車。城內街道非常整齊,東西,南北各四道,同建康一樣,御街最長最寬。
城中有里坊二百二十個。東廓住著漢族官員,西廓住著北魏皇族,南廓有四夷館,接待外國來使,正是蕭衍一行人入住的地方。
王樂瑤站在窗邊,望向外面繁華的大街,想起蕭衍贈她的北魏公主騎服上說過洛陽寺廟眾多,列市如星,真的一點都不夸張。
蘇唯貞和竹君在收拾房間,蕭衍則在房外跟北魏負責接待的官員說話。
那官員說,魏帝近來忙碌,讓他們暫時住在金陵館,等忙完了就會見他們。
這分明是不想見他們的意思。
此番來北魏,是馮太后批的過所,想來魏帝并不愿意大梁插手北魏的內務。
蕭衍知道事情不會那么順利,返回屋中,沒多久,元煥就帶著馮氏來了。
王樂瑤請他們進屋坐下,她跟馮氏雖然常通書信,但畢竟沒有在一起生活過,相處時十分客氣,并沒有尋常母女間的親昵。她也不知道父親為何要執著于見母親一面,過了那么多年,他們相忘于江湖是最好的。
不過母親沒有反對,王樂瑤還是為他們安排了這次見面。
寒暄過后,蕭衍帶著元煥出去,蘇唯貞則去把王執帶來。
王執幾乎是飛奔過來,等要踏進門的那一刻卻猶豫了,整了整衣冠,才重新踏進去。他看見坐在屋中的人,喚起了遙遠的回憶,只覺得熟悉而又陌生,眼眶不自覺地就紅了。
馮氏站起來,淡然笑道“原來你長這個樣子。”
王執別過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眼前的這位是北海王妃,并不是當年的那個盲女了。他曾許諾過要護她一生,卻連她的生死都不知道。作為夫君,他是非常失敗的。他之所以執著于見她一面,就是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了一個心愿。
王樂瑤道“父親,您先坐下來吧。”
王執走過去,在馮氏的對面坐下來,“阿瑤你出去吧,為父有幾句話想單獨對你母親說。”
王樂瑤看向馮氏,馮氏點了點頭,她才出去了。
蕭衍和元煥在院子里閑談,蕭衍說“朕還挺佩服你的肚量。換做是朕,未必會給這個機會讓他們見面。”
元煥雙手背后,不以為然地說“我們都活到這把年紀了,有什么看不開的。難道她還能拋家去國,跟那人走夫妻之間,這點信任還是有的。我怎么聽說你把謝三郎留在都城,還做了皇太子的老師,你何必把自己說得那般小氣。”
蕭衍笑了笑,好像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