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小都讓他別管了,連朝然并不如兒女們能說會道,只說到時候連昭上班的時候,記得把家里的一些土特產帶上,對方吃不吃是一回事,讓帶過去也是他們的一番心意。
連朝然回來,意味著很快就是大年三十。
自從家里大變樣,處處方便,處處舒服,連昭在家是吃得好睡得好,偶爾還和在倫敦的林澈發信息聊聊天。
林澈問他有沒有看書。
正在打游戲的連昭沒立即回復,等到游戲結束才回復說“在看了。”其實一頁都沒翻。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連昭沒讓林澈給他發紅包,畢竟之前已經收到了,整整兩萬塊現金,難怪那么厚實。
連昭這次大方地給老板發了個新年紅包,雖然只有888,對于林澈可能小到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也是連昭的一片心意。
“老板,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知道連昭喜歡吃東西,還特意把他吃的年夜飯拍下來給他看。
連昭看到那一桌子吃的,還有烤全羊和烤乳豬,豪華的直流口水。
“羨煞旁人。”
“這個成語用的不錯。”
“明年老板你帶我一塊去國外過年吧,為了你,我可以家都不回。”
“也不是不行,看你表現。”
“嘿嘿,愛您。”
過了元宵后,弟弟妹妹開學,連昭親自把他們送到動車站,然后是要去工地開工的父親。
送父親走的時候,連昭說“爸,再干這最后一年你就別干了,一大把年紀還在外面,我現在工作穩定,家里也沒其他開支,你以后在家陪著媽就行。”
連朝然說“趁著我還能干兩年就再干兩年,以后等你娶了媳婦,有孩子了,我就回家跟你媽一塊給你帶孩子。”他還想再多干兩年,給孩子們存點錢,以后女兒和小兒子上大學還要學費和生活費,哪能讓大兒子承擔這么多。
本身家里借錢給妻子治病已經讓他這個做父親的很不安,虧欠孩子太多,只想在能干的這幾年多攢點。
熱熱鬧鬧的一家人走了三個,連昭游戲也不想打了,主要是精力不濟,只能在廊下曬著太陽,順便拿書看。
臨近3月,他想起來還有兩篇讀后感沒寫。
黃雅翠閑得無聊,在太陽底下剝花生,一邊剝,一邊看著臉頰紅撲撲的兒子。
“連昭,你這皮膚怎么越來越好了,白里透紅,以前也沒覺得你這么白,這城里的水土看來是真養人。”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兒子現在比剛回來的時候還圓潤了。
連昭看了沒幾頁就覺得困,聞言打個哈欠說“我不是本來就白嗎”
“你是從小就白,但現在比之前還白上許多。”
連昭說“媽,家里的桔子是不是沒了。”
“你一天吃兩個,一兜子也不夠你吃。”
“好吧,我下午再去小超市買一兜,你有什么想買的沒,我順便都買了。”
“家里的醬油快沒了,那你順便再買一瓶醬油。”
“嗯嗯,我回屋里睡一會兒。”
“你十點起來的,這吃了中午飯沒多久怎么又困了”
“冬天人容易犯困,我在我老板那也這樣。”
黃雅翠還想嘮叨他幾句,連昭已經回屋,想想算了,孩子好不容易回來住幾天,可能之前在人家老板家里沒睡好,回家就想多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