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用做的這么明顯。”康熙扶額,“你擺幾個瓷瓶也好啊。瓷瓶可比這些黃金貴多了。”
彩釉瓷瓶燒制難度極大,可比黃金貴多了。
“兒子就喜歡珠光寶氣”胤礽叉腰,“兒子就是這么俗氣。”
康熙納悶“你什么時候喜歡過金銀珠寶朕怎么不知道”
胤礽在心里道,他本就很喜歡啊。
比起瓷器玉器,他就是對金銀寶石器具愛不釋手。特別是鑲嵌了寶石的華麗刀具,是他的最愛。
他曾經的小皮鞭上也鑲嵌滿了珍珠寶石。
蒙古多愛用黃金寶石器具,所以每次進貢都是進貢特別華麗的黃金寶石。
胤礽從小就愛在蒙古進貢之后,在貢品里扒拉出最閃亮的東西搬回屋子里。
康熙看了西方傳說話本之后,指著圖冊說,大清太子明明是東方的小龍,怎么有西方惡龍扒拉珠寶的習慣
之后之后他的罪名中有一條是私自截留蒙古貢品。
所以這輩子,他就收起那些金銀珠寶的愛好,既是警醒自己,也是給周圍人做出一副不愛財的態度。
身為太子,只要自己展露出奢侈的愛好,無論他是否索要錢財,總會有人以他的名義瘋狂斂財,然后送給他、討好他。
就像是大哥。大哥什么都沒做,但其他人已經以他的名義斂財。
“其實兒子很喜歡閃閃亮亮的東西。”胤礽第一次對康熙坦白道,“但如果其他人知道我喜歡,大概就會用這些東西討好我吧無論我要不要,但他們搜羅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會傷害到別人。”
康熙的表情十分無奈。
這是他教太子的東西。
身為皇帝,要以身作則,展現出清廉的一面。這樣臣子才不會因為想要討好皇帝,而橫征暴斂。
比如那宋徽宗的“花崗石稅”,便是皇帝不知收斂,下人揣摩圣意,做出的惡事。
但身為太子,在理應享受的范圍內享受一下怎么了自個兒當皇帝的,還不斷修園子呢。
“你喜歡什么,怎么連阿瑪都不給說。”康熙不滿道,“朕賜給你東西,難道還要看別人臉色”
胤礽不好意思的撓了撓腦袋,撒謊道“兒子是出使國外之后,才發現,啊,金子真好看兒子就喜歡金子”
康熙噗嗤笑道“那朕給你把宮里的擺設都換成金子,吃飯的碟子也換成金子。”
胤礽抱著康熙的手臂撒嬌道“可別嘲笑兒子了。兒子就悄悄跟阿瑪說喜歡金子,這是咱爺倆的秘密好不好兒子不想讓人知道。”
康熙嘆氣“你不用這么拘著自己,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胤礽道“金子雖好,屋里放著幾個看看就成,多了也傷眼睛。烏庫媽媽和皇瑪嬤每年賞賜給兒子的金子寶石就夠我看了。多了也沒用。”
“你啊。”康熙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個什么心情。
生氣郁悶
這孩子居然還瞞著他,真是
康熙想起胤礽以往的表現,發現胤礽或許真的很喜歡金子和寶石。
因為他總是會向自己討要華麗的東西,玩幾日之后送給其他皇子。
這孩子,原來早就表現出對華麗物品的喜愛。只是他喜愛歸喜愛,沒有想過占有,更沒有想過用這些東西炫耀。
“你以后喜歡什么就和朕說,不準忍著。”康熙生氣地扯著胤礽的臉頰,把胤礽的臉頰扯得老長,“知道嗎”
胤礽口齒不清道“其實兒子喜歡的東西都玩到了。以弟弟的名義嘻嘻,哎喲。”
康熙笑罵道“壞小子”
胤礽叉腰大笑。
教你如何設置閱讀頁面,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