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卻沒有進一步處罰他們,只是讓胤礽幫他念出胤禔呈上來的折子。
胤禔的折子中,詳細的闡述了羅斯國現在的困境和歐洲的戰事。
一些大臣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一些大臣卻眼露迷茫。
黑海是什么克里米亞是哪里奧斯曼帝國又是哪來的他們怎么還結成什么神圣聯盟,有很多國家都在打仗嗎
康熙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將大臣們的神色盡收眼底,心中更加失望。
或許是失望多了,他憤怒的心冷靜下來,偏頭對胤礽道“你剛剛太沖動了,好好看看朕怎么做。”
胤礽“是皇父。”
康熙點點了頭,開始點名。
他從神色最為動搖的臣子開始點起,詢問他們一些在胤礽聽來很是智障的問題,比如直親王折子里那些國家和地名的位置。
被康熙叫出來的大臣從支支吾吾到癱倒在地,朝堂鴉雀無聲。
胤礽俯視著這荒誕的一幕,突然想起兩本,官場現形記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這兩本寫的是晚清的事,但晚清和現在所謂的大清盛世又有什么區別
在象征著最高權力機構的朝堂上,一群大臣為羅斯國的事吵了半天,連羅斯國周圍有什么國家都不知道。
正如大哥所說的一樣,治水的人不懂河道,屯田的人不懂農桑,他們腦子空空,卻能在朝堂上高談闊論,國家政策還就這么制定出來了。
胤礽認為,康熙應該摘了這些人的頂戴花翎。但康熙沒有這么做。
康熙點名,只是敲打他們。
或許他們未來會降職,但不是現在,也不是因為這個理由。
因為能力不行而丟官,大清的官場沒有這個規矩。
對士大夫階層,就算是蒙元和滿清,也是很寬厚。雖然這群人認為還不夠就是了。
現在那些人的癱軟,只是知道自己不會再被康熙重用,甚至可能會降職的痛苦。
他們已經很痛苦了。胤礽卻認為,這簡直和沒有處罰一樣。
康熙點完了朝堂中所有夠資格參加這次小朝會的大臣的名,大臣們跪趴了至少三分之一,其中有滿有漢,漢人更多一些。
滿人重武重財,他們看到常泰的海軍在外面瘋狂立功瘋狂斂財,都想分一杯羹,自然就會對大清之外的國家多了解一些。
再加上海外的事,大學里會教。他們的兒子學了海外的知識,當老子的當然不能落在兒子后面。
有些滿臣晚上還抱著世界地圖睡覺做夢,夢到自己能不能在這塊地上瓜分些什么。
滿人剛入關,還沒有完全磨掉自己的匪氣,變成純粹的廢物。
漢臣中有睜眼看世界的人,也有死讀書的腐朽儒士。他們認為讀懂古書,就能知天地,而不會看天地。
獨我中國,四方皆蠻夷。蠻夷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
他們甚至認為,只有華夏這塊地方是完整的地,其他國家都是西瓜旁邊的小芝麻。
有這樣的認知,他們又怎么會屈尊降貴去了解外國的事。
甚至現在他們的后悔,也只是沒有看準康熙喜歡什么,站錯了隊而已。
康熙就像是后世小學里的老師一樣,記得朝堂上每一個大臣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