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格類生前,皇太極也對其相當親近。
只是為了正藍旗,皇太極還是在德格類死后對他的后代動手了。
愛新覺羅家的人都知道德格類“謀逆”是怎么回事,所以順治在德格類長子德克西克戰死后,下旨讓德克西克的兒子輝爾,食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俸祿;康熙在原本歷史中,也會在康熙五十二年下旨恢復德格類后裔宗籍,不過從宗室“黃帶子”,變成了旁支的“紅帶子”。
但好歹德格類后裔可以繼續姓“覺羅氏”了。
在這個世界中,康熙先給太子指婚沙濟富察氏為太子妃,又將正藍旗賜予太子,為了幫太子施恩,他本就打算在太子大婚時“大賜天下”,恢復德格類的后裔的宗籍。
當然,為了給皇太極面子,這恢復宗籍只能是紅帶子。
沒想到當初入關戰死的德克西克幼子延敘,居然會主動要求去羅斯國聯姻。
延敘在官學課成績排名前列,精通俄語、英語和法語,于東北邊境獲得過戰功,后因嫡妻逝世暫時回京,如今喪期已出。
說實話,康熙有些舍不得他。
雖延敘不在宗室中,但康熙是把他當宗室看待。覺羅家出現的人才,康熙一個都舍不得放出國給別人用。
但和羅斯國聯姻,需要一個聰明人,才能將利益最大化。若送個蠢人過去,別說降低羅斯國對大清的評價,白白浪費了一個“外國執政”的位置,就挺讓人惋惜。
不過,康熙不想讓延續去,也有德格類一系太過冤枉的緣故。
愧疚什么的,帝王這情緒很少。但若德格類對皇帝一系有怨言,延敘在羅斯國掌權,對大清就是大威脅。
“先起來吧,讓朕考慮考慮。”康熙給延敘賜座后,道,“朕本打算重用你,將你派往海軍協助常泰。”
延敘道“臣知道。只是臣以為,宗室中,恐怕沒有比臣更合適的人。”
康熙挑眉“哦為何”
延敘道“在適齡宗室子弟中,臣對外語最為精通,且臣一直對羅斯國感興趣,對羅斯國習俗、宗教和貴族較為了解,又在關外待過很長時間,對羅斯國氣候最為適應。”
康熙點頭“還有呢這不是你想說的重點,對吧”
延敘深呼吸了幾下,大著膽子實話實說道“羅斯國肯定會防著大清前往聯姻的宗室子弟獲取權力。所以前去聯姻的宗室子弟,最好是他們認為,不會忠于皇上您的人。”
康熙失笑“你祖上被削爵除宗,朕因需要派人聯姻而恢復你家的宗籍,對外說起來,確實是朕很不厚道。”
延敘拱手道“但他們并不知曉,皇上自登基之后,一直對臣家頗為照顧,待遇與宗室子弟無差。而且沒有這件事,臣家也會恢復宗籍。皇上一直悉心培養臣,很早就告訴臣,將由臣直管一支海軍。皇上是臣的恩人和伯樂。”
康熙直視了延敘許久,延敘十分坦蕩地任由康熙打量。
半晌,康熙嘆氣“你既然意已決,朕即便是被太宗皇帝在夢中責罵,也得把你們一支恢復成黃帶子了。”
延敘大驚失色,跪下道“皇上不可為臣等毀祖宗之法”
康熙擺擺手“起來吧,朕毀壞的祖宗之法還少嗎再者你要與羅斯國女皇聯姻,只是旁支不是宗室,也說不過去。好了,就這么定了。朕相信你對大清的忠心,你想去就去吧。”
延敘感激涕零。
他這感激涕零不是裝出來的。
無論是康熙將他家恢復成黃帶子,還是康熙輕描淡寫地就相信了他對大清皇帝的忠心,都讓延敘很感動。
以康熙的立場,懷疑德格類后裔對皇室的忠心情有可原。延敘已經做好了好事多磨,不斷上奏表忠心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