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情發展出乎他的預料,比噶爾丹南下本身這件事更加嚴重。
胤礽出使的時候,就已經用組建商隊的方式,在其他各國遍布眼線。
大清皇家公司,也兼任了大清的間諜機構。
不過要建立龐大的信息網絡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大清的間諜搜集的訊息遠遠不夠及時和細致,讓康熙和胤礽一時被蒙在鼓里。
直到一隊逃亡回來的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人帶來的消息,讓胤礽提煉出了些許信息。
“他們的裝備很先進,中間有淺色頭發和眼眸的外國人混在其中,看上去穿著還是傳教士的袍子。”土謝圖汗部的人道,“他們的士兵也補充了許多,絕對不止三萬。”
康熙和胤礽沉思了許久,將自己想到的信息寫在紙上,然后與對方交換。
雖然他們可以直接說,但玩這中小游戲,也算在緊張時期苦中作樂了。
康熙的紙上寫著這其中可能有歐羅巴勢力介入,胤礽紙上寫的則讓康熙狠拍了一下桌子。
康熙驚愕道“保成,你怎么會這么想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有血海深仇”
胤礽平靜道“汗阿瑪,他們的仇,真的是不可彌補的血海深仇嗎噶爾丹殺的只是策妄阿拉布坦的弟弟。”
只是弟弟
康熙聽到這句話后,本能的產生了不適。因為這句話從異常溺愛弟弟的胤礽口中說出來,顯得非常怪異。
不過很快,康熙的理智就戰勝了情感的不適,也將自己的思維調整到“普通梟雄”。
封建社會的血海深仇是什么殺父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而殺弟之仇,確實在歷史中不算什么。
“策妄阿拉布坦的父親僧格,在內亂中被車臣臺吉和卓特巴巴圖爾所殺,車臣臺吉和卓特巴巴圖爾又被噶爾丹所殺,所以噶爾丹實際上是為策妄阿拉布坦報了殺父之仇。以此為借口,再分割疆土,他們的確有可能和解。但什么促使了他們突然走到了這一步”康熙道。
胤礽道“歐羅巴的傳教士”
康熙道“大清雖然強大,但和歐羅巴西部相隔甚遠,他們才放心與大清結盟。但羅斯國已經攻入歐羅巴,與歐羅巴諸國產生沖突。大清和羅斯國女皇聯姻,就昭示著大清也可能間接參與歐羅巴實務。歐羅巴人不滿了”
胤礽道“我們全面禁止西方傳教,把西方新教舊教通通得罪了。歐羅巴政教合一,許多大貴族都是虔誠的教徒。即使他們的皇帝與大清結盟,他們私下也可能支持準噶爾汗國騷擾大清。”
康熙嘆氣“西方大國是分封制,大貴族都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相當于一個個獨立的小國家。”
兩人雖沒有證據,但從噶爾丹突然更新的軍備、突然增加的士兵、軍中突然出現的西方傳教士,再結合他們對西方人的了解,一點一點拼湊真相,做最壞的打算。
從巴黎會傳教士對大清的敵意,讓康熙放棄了和西方和睦共處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