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阿哥胤祚、七阿哥胤祐和八阿哥胤禩在說外面太危險,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在嚎京中會不會也很危險,十一阿哥胤禌開始抹眼淚說害怕,胤祹安慰胤禌,而胤祥往胤礽懷里鉆。
“怎么了”胤礽抱穩胤祥。
胤祥緊緊抱著胤礽的脖子,腦袋埋在胤礽懷里,哽咽道“太子哥哥,我害怕,你能不能別去冒險”
胤礽揉著胤祥手感極好的毛絨絨后腦勺,道“身為太子,冒險的時候,我就該沖到最前面,這才是合格的太子啊。十三,別害怕。哥哥離京之后,你就去和小五、十二一起住,太后會保護你。”
胤祥把頭死死埋在胤礽胸口不起來“我怕”
被太子哥哥養的這段時間,是胤祥最開心的時間。即使他還小,也明白胤礽對他的好,與周圍曾經照顧過他的人完全不同。
德妃對他只是責任,有自己的親生兒女照顧;額娘雖親近他,但他們不住在一起,除了幾句體己話,額娘無法為他多做什么。
胤祥永遠記得那一天,他躲在草叢里哭泣,太子哥哥俯身把他抱起來,替他拍掉身上枯葉,擦干臉上眼淚,帶著他去拯救所有弟弟妹妹。
太子哥哥在胤祥心中,就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胤祥完全無法想象,如果太子哥哥出事的情形。
“有汗阿瑪在京中護著我,大哥也會保護我,我親征其實很安全。”胤礽拍著哭得直打嗝的胤祥的背,無奈道,“喂喂,別一副我去了就死定了的樣子,好不好這樣太不吉利了,都給我笑”
因胤禌和胤祥大哭,也忍不住抹眼淚的小阿哥們咧開嘴,一邊嗚咽,一邊露出難看至極的笑容,看得胤礽直嘆氣。
他只好讓人拿來游戲和仿造西方制作的新奇糕點,挨個哄弟弟開心,向他們保證自己出征絕對安全,絕對會毫發無損的回來。
康熙站在門外,聽著屋里的哭聲,不由也紅了眼眶。
他最終握緊拳頭,轉身離去,沒有進門。
在康熙離開時,胤礽抬起頭看向門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太沖動了。
但連六弟都知道,以八旗的怠惰和紀律,很可能他們會故意拖延戰機,甚至會放走噶爾丹。
歷史中就是如此。
明明立刻就能殺死噶爾丹,裕親王福全卻放走了噶爾丹。
胤礽了解他的伯父。福全雖不是多有才干的人,但腦子絕對不糊涂。
福全為什么會“稀里糊涂”地放走噶爾丹,讓噶爾丹糾纏了大清七年,耗費糧餉無數;讓國內好不容易休養生息養出來的一點盛世氣息消失殆盡;讓原本志向高遠激進魯莽的康熙磨平了所有理想,只敢“無為而治”
當初三藩之亂時寧南靖寇大將軍勒爾錦為何自己彈劾自己,福全就為何會“稀里糊涂”。
康熙也知道。
所以他才會御駕親征,率領禁軍督戰,就怕出現這種事。
可惜,中途他生病返回,前腳一走,后腳福全就壓不住八旗將領,“稀里糊涂”放走了噶爾丹。
胤礽一邊哄著弟弟們,一邊想,汗阿瑪記了他二十年的“探病時面無憂色”,或許也有這方面的遷怒吧。
那時年少天真的自己,并不知道汗阿瑪那次生病將會造成多大問題,引發多大危機。
他只是欣喜于汗阿瑪的病原來不重,松了一口氣,對汗阿瑪承擔的沉重一切一無所知。
回看第一世,他滿腦子都是皇位,看不見百姓,看不見大清,看不見這個世界的變革。雖這就是一個封建王朝太子的局限性,不能怪他,要怪只能怪他的汗阿瑪。
誰讓他是汗阿瑪親手養大,兒不教父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