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道“顧太監,給朕想一個不揍太子,但會讓太子難受的懲罰。”
顧問行慢吞吞道“讓太子殿下閉門讀書,不能和其他阿哥和公主見面,太子殿下就難受了。”
康熙摸摸下巴“這倒是個法子。”
顧問行道“皇上覺得麻煩瑣碎但又不得不做的小事,也可讓太子殿下閉門讀書時幫忙處理。這樣既省了皇上的事,又讓太子殿下更難受。”
康熙大笑“好主意”
趙昌悄悄瞟了顧問行一眼。
惡毒,真惡毒。虧太子殿下對你這么好,你怎么能這么惡毒
這種惡毒,我得多學學。趙昌在心里暗暗道。
胤礽雖在信中寫他要去準噶爾,還說明知道康熙會揍他也要去,康熙看完信之后,卻沒那么擔心和生氣了。
噶爾丹已死,殘部被追著太子跑的八旗軍隊吞噬殆盡,即使策妄阿拉布坦還未死,也已經不足為懼。
新軍和康親王杰書所率領的隊伍,再加上沿路駐軍,人數不少,康熙不認為太子會遇到危險。
其實只要胤礽和胤禔在一個隊伍里,康熙就很安心。
這兩個家伙年幼的時候就到處冒險,也沒出現什么事。康熙相信他們兄弟二人合力,就有大氣運在,會被大清國運保護。
以前他為龍脈詛咒殫精竭慮,現在大清蒸蒸日上,龍脈早應該壓制住詛咒,而且也該回饋被詛咒坑害了許久的太子了。
康熙也認為太子的計謀很正確。
八旗的戰斗力再弱,拿著最新式的裝備,用幾倍的兵力打個準噶爾問題不大。
八旗最嚴重的問題在于避戰情緒嚴重。
現在太子在前面領著他們跑,他們一是擔心太子出事,二是也害怕太子和直親王把功勞全攬了。
這兩件事出現任何一件,他們回去都沒有好果子吃。
所以,他們肯定會死命追趕太子。
避戰已經不可能,那就只能比太子更快立下功勞了。
康熙很好奇,八旗將領不避戰之后,能不能趕上太子和直親王的隊伍。
“朕這個太子啊,堂堂正正的陽謀會用,劍走偏鋒的奇謀也會用。他若不是太子,也能成為運籌帷幄的軍師謀主。”康熙滿意道,“好了,把那人頭給理藩院送去,讓人認認是不是噶爾丹。確定后,就可以先給太子慶一次功了。”
仗未打完,康熙先不動八旗將領,只用為太子慶功之事來敲打那些大概也已經得知前線消息的八旗勛貴和宗親,朕已經知曉前線混亂,等著秋后算賬。
當然,若你們能在接下來立下大功勞,也可以減輕處罰。
理藩院認識噶爾丹的人很多。
胤祺干脆把噶爾丹的腦袋懸掛在理藩院的旗桿上,讓他們圍著認。
胤祺本是好心,心想腌人頭實在是可怕,人多一點可能大家心里會好受一些。
但理藩院的人可不這么想。
這是示威吧這就是示威吧
特別是知道噶爾丹背后有誰支持的使臣們,臉色更是煞白,趕緊寫信給國王。
大清知曉噶爾丹背后一切,在警告我們呢。
胤祉“老五是真傻還是故意”
胤禛“如果我們問老五,他肯定說他真的沒想那么多。但三哥,五弟沒想那么多,還每次都歪打正著,不是更可怕嗎”
胤祉“確實。”
胤祚撓了撓腦袋。他一直都知道自己很陰,估計是兄弟們中最陰險、最喜歡使陰謀詭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