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的國運確實厲害,雖然打不過噶爾丹策零,但準噶爾汗國居然爆發了大瘟疫,噶爾丹策零死于疫病,留下長子和次子爭權奪位。乾隆帝才在噶爾丹策零死后十年除掉陷入內亂的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汗國被滅掉后,原本受控于準噶爾汗國的大小和卓隨即繼承準噶爾汗國的精神發動叛亂,這是很后面的事,暫且不提。
滅掉準噶爾汗國雖然有僥幸在,但乾隆帝把其作為自己十全武功之首,其實也算挺厲害。
但胤礽現在可不打算給兒子輩留下這“十全武功”的機會了。
準噶爾將在他這一代除國,絕不讓它的危害綿延七十余年。
所以胤礽采取了非常殘忍的策略。
既然蒙古人的領土在于牛羊和牧民,那么就讓盛京和科爾沁的人把牧民和牛羊都分了,你準噶爾還拿什么和大清拼消耗
同時,胤礽這一項舉措也有限制喀爾喀蒙古的意思。
以前喀爾喀蒙古那一大片地,是大清權力的真空地帶。雖然他能背下地圖,但具體地形卻不清楚。
科爾沁蒙古和盛京八旗合作踩地圖,把水草豐美的地方全部標注出來。當大清對喀爾喀蒙古的領地了如指掌的時候,喀爾喀蒙古也就在大清的掌握中了。
說白了,“領土在牧民和牛羊”是非常落后愚蠢的制度。當年蒙古人橫掃歐洲,結果屁用沒有,就是因為他們只在乎牧民和牛羊,根本不搞基建不發展農耕,不定居自然也就發展不出來文化和科技。
大清了解了喀爾喀蒙古的地圖之后,就會在以駐軍的名義適合圈地的地方圈地建城,吸引牧民來定居。
等大清在喀爾喀蒙古上建立的城市逐漸繁華,牧民們停止遷徙,喀爾喀蒙古王公就會失去對喀爾喀蒙古的控制。
喀爾喀蒙古王公并不知道胤礽的狠毒計策。他們只以為科爾沁蒙古要來和他們搶草原,才匆匆跑回故地,送來牛羊牧民為厚禮,客客氣氣把科爾沁蒙古請出去。
沒辦法,科爾沁蒙古從后金建國時就和后金站在一起,曾經后宮主位嬪妃都是科爾沁蒙古的人。
就算現在康熙不愿再讓科爾沁蒙古掌控大清后宮,科爾沁蒙古也已經幾乎被完全同化成大清本地人,王公貴族有本事的人都會來京城做官,甚至不回草原,直接去中原當地方官了。
科爾沁蒙古就相當于大清一個行省了。他們對科爾沁蒙古不敬,就是對大清不敬。
科爾沁王公笑呵呵地拿著牛羊走了。
他們可沒想過去搶奪喀爾喀的草原。牛羊和牧民才是他們想要的東西之一。
他們想要的東西之二,自然是軍功。
有了軍功,就能在大清朝廷出人頭地。去京城、去中原,不比當一個睡大帳的鬼王公來得舒服
太皇太后去世前曾多次給科爾沁蒙古寫信,讓他們跟緊皇上和太子的步伐。
皇太后也多次寫信,讓他們別長腦袋,就聽皇上、聽太子的,跟著皇上和太子走,準沒錯。
科爾沁蒙古一拍腦袋,就把腦子拍沒,乖乖跟著康熙和太子走。
現在他們在科爾沁蒙古上建城生產毛氈遠銷海外,大量聞所未聞的奇珍異寶堆滿了倉庫。
他們就想往更靠近海的地方遷徙,好更容易出海,誰要藏在內陸道路不便的喀爾喀蒙古啊。
哼。
喀爾喀王公們的領地被科爾沁蒙古和盛京軍隊踩了一遍,還付出了大量牛羊牧民,勢力削弱了不少,對大清的敬畏度也提高了不少。
接下來,就看大清公主們的本事了。
胤礽收到喀爾喀蒙古新的詳細地圖之后,輕輕嘆了一口氣,回看京城的方向。
他已經為姐妹們準備好了一切,希望姐妹們能大展拳腳。
“對了,大姐呢”胤礽問道,“她之前派人來告訴我們策妄阿拉布坦的消息,現在怎么沒見到大姐派人來了大姐不會遇到什么事了吧”
雖然準噶爾的人都從喀爾喀蒙古撤退,純禧公主理應不會遇到危險,但就怕萬一。
許久沒得到純禧公主的消息,策棱也急得不行。
他連忙派自己部族的勇士,帶著他的信物去尋找純禧公主。
勇士回來,帶回來一個木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