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不相信準噶爾人會徹底倒向羅斯國。
他們或許會在羅斯國的支持下獨立建國,但絕對不會融入羅斯國。因為他們看到羅斯國人那長相,就知道融入不了。
事實上從噶爾丹他哥僧格起,準噶爾就一直反抗羅斯國的入侵。
準噶爾屬于厄魯特蒙古。
順治三年時,厄魯特蒙古各部首領就聯名奉上稱臣進貢,大清朝廷接受他們的稱臣,將厄魯特蒙古納入版圖,命其王公統率厄魯特蒙古。
所以厄魯特蒙古和大清的關系,原本和喀爾喀蒙古、科爾沁蒙古等是一樣的。噶爾丹吞并厄魯特蒙古大小諸部落,在外國的教唆和支持下進攻大清,并不是國與國的戰爭,而是叛亂。
不過噶爾丹雖然叛亂了,卻也沒想過徹底融入羅斯國。
包括原本歷史中繼承噶爾丹反清大業的策妄阿拉布坦,也是一邊反清一邊揍羅斯國。
更有意思的是,之后準噶爾重新歸順大清并除國,一些反叛的王公徹底投靠羅斯國,向羅斯國稱臣。這些王公無一例外死于疾病。
沒有任何陰謀和暗殺,就是單純的死于疾病,比如其中一人就是死于天花。
后世史學家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不得不感慨此時大清或許國運正隆。
連后世人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感慨或許真的有“國運”存在。胤礽相信,把事實擺出來,相信宗教的準噶爾人,會更加相信。
胤礽筑起高臺,用準噶爾蒙古的官方文字托忒文將噶爾丹和策妄阿拉布坦戰死的事一五一十地詳細告訴城中的準噶爾貴族。
除了高臺上的準噶爾王公才能用的物品,清軍來到伊犁河谷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證明了噶爾丹和策妄阿拉布坦的失敗。
于是準噶爾王帳的人心亂了。
他們有的人想要投降大清,有的人想投靠羅斯國
“但羅斯國女皇馬上要和大清親王聯姻,我們真的能投靠羅斯國嗎”
有人發出了靈魂質問。
想要投靠羅斯國的人“”
他們居然忘記這事了
于是他們趕緊去找那些雇傭兵詢問雇傭兵背后的勢力,看自己能不能投靠。
因為準噶爾的貴族只會羅斯語,所以由羅斯國的雇傭兵幫他們翻譯。
首先,羅斯國雇傭兵自己表示拒絕。
“我們雇傭兵拿錢幫你們打仗,和羅斯國有什么關系別胡說。”
聽到羅斯國雇傭兵這么說,準噶爾的貴族臉黑透了。
你覺得我們是傻子,會信嗎不是你們慫恿支持,我們大汗才不會貿然和大清開戰
但羅斯國雇傭兵咬死了自己就是準噶爾大汗和大王子雇來的人。什么背后勢力,別胡說。
準噶爾的貴族們不是傻子。他們明白,羅斯國支持他們反叛大清的人,并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
他們只好寄希望于其他雇傭兵。
其他雇傭兵有的和羅斯國雇傭兵一樣,咬死了說自己是被雇傭來的,背后沒有其他勢力。
有的則使勁點頭說可以,說他們打了敗仗之后,所有人和財物都可以撤回他們那。
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的國家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