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里很委屈。
如果太子越過裕親王和恭親王直接向他們下令,他們一定跟著太子走。
但太子沒直接對他們下令,他們就只能聽裕親王和恭親王的。
他們只是戰斗力不如中路軍中的新軍,不代表他們忠誠度不如新軍啊。而且就說戰斗力,他們也不一定會輸給禁軍吧禁軍就是一群花架子,他們這次能立下大功勞,全靠太子提攜。
漢軍旗、蒙古軍旗的都統找到正藍旗和鑲白旗的都統喝酒。
都統們聚在一起,紛紛抱怨。
他們不是不忠于太子和皇上,是太子不給他們機會啊
抱怨著抱怨著,他們開始互相攻訐。
“太子憑什么給你機會憑你迷路”
“我們漢軍旗人生地不熟,不認識路不是很正常嗎倒是你,太子說只能用火炮對射,不能上前肉搏,你跑得多快”
“其他人都跑了,我們能不跑嗎裕親王也沒制止啊”
“唉,我們蒙古八旗才倒霉。我們又沒迷路,也沒上去肉搏,太子殿下也沒有帶我們去啊。那喀爾喀蒙古的人,有我們蒙古八旗親嗎”
蒙古八旗是八旗軍隊中的蒙古佐領,并不是蒙古草原的王公們率領的軍隊。蒙古王公們所率領的軍隊是“蒙古盟旗”。
所以之后蒙古人并不認為蒙古八旗是蒙古人,而認為他們是滿人。他們中大部分人也認為自己是滿人,只有少數人回歸蒙古。不過想要回歸蒙古盟旗的蒙古八旗人曾經在很長時間被蒙古盟旗歧視,被稱為是“蠻子”。
蒙古八旗本就靠著清廷生活,蒙古盟旗不要他們,太子也不信任他們,一眾蒙古八旗漢子委屈得不行。
“或許太子并非不信任咱們,只是因為咱們分屬左右兩路軍,他要給其他宗王,特別是裕親王和恭親王臉面,不愿擅自奪了裕親王和恭親王的軍權,所以只能帶著禁軍離開。”一和太子有過接觸的滿洲都統道,“太子出了名的仁善,不會在于準噶爾作戰的關鍵時候造成八旗軍隊內訌。”
其他都統紛紛點頭。這也很有道理。
“可惜啊,要是咱們能跟著太子離開就好了。新軍就算了,禁軍他算個屁”
“康親王率領的蒙古正紅旗也算個屁”
都統們又紛紛喝酒,心里郁悶極了。
好好的戰功就這么沒了,他們都統的位置都不一定能坐穩了。
正藍旗的都統更是連軍營都不敢回了。
正藍旗現在名義上的旗主正是當今太子殿下。他聽從恭親王常寧,拿著太子給的地圖,跟著常寧出去逛了好大一圈,一個功勞沒撈到。
他們又咬緊牙關跟著常寧往準噶爾跑,結果半路就被攔下,太子殿下居然已經把準噶爾滅國。
正藍旗眾將士“”
有造反傳統的正藍旗眾將士怒了,要反了那個沒用的恭親王。
我們正藍旗本來就該聽旗主的命令,你個恭親王憑什么管我們你還這么沒用
禁軍和中路軍算個屁正紅旗算個屁我們正藍旗才是太子的護衛軍
都統怕正藍旗真的反了,趕緊安撫將士,告訴他們若他們反了,可能太子的反對者會拿他們的反叛說事,到時候太子被廢,你們又完蛋,才勉強把正藍旗的造反壓下來。
鑲白旗的都統拍了拍正藍旗都統的肩膀。
鑲白旗的大旗主是直親王。直親王卻一直在新軍,只在京城中訓練了他們幾次。他們都是養子繼子,難兄難弟。
“如果直親王肯來當都統就好了,我愿意為直親王執旗。”
“然后跟著直親王隨隨便便拿幾個滅國之功嗎”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