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本正生氣,聽到陳廷敬的話,氣都被無奈沒了。
他先讓陳廷敬坐下,然后才好聲好氣道“陳子端啊,你剛從羅斯國回來,朕正準備重用你,你怎么又要往外跑這京城中有誰追趕你嗎其他官員都削尖了頭想要來京城,就你總想出去,而且還不是擔任什么封疆大吏的官職。”
康熙是真的不想讓陳廷敬再往外跑了。朝廷里也缺又能做事還符合他心意的能干官員。
文淵閣大學士的位置,康熙都給陳廷敬準備好了。待陳廷敬在六部轉一圈,就可以進文淵閣大學士,成為民間俗稱的“相爺”,康熙的心腹。
而陳廷敬自從跟著太子出了一次海外之后,就閑不下來。
他連地方官都不想做,就戴著一頂使臣的暫時官帽東跑西跑,原本一個朝廷大員,居然連實職都沒了。
康熙看著就覺得暴殄天物。
陳廷敬認真道“臣做官,一是要報效皇上,造福百姓;二則是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朝中的事,翰林院許多大臣都能做。而海外的事、邊疆的事,恕臣自負,非臣莫屬。臣做非臣莫屬的事,更能為皇上效力、為百姓造福,也更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康熙無語。
話是這么說,但人人都想要榮華富貴當大官,你陳廷敬則
“好了,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朕怎么阻攔你”康熙道,“你要去伊犁就去吧,多帶點東西給太子。以他的性子,不把伊犁的事理順,城的基礎建好,他肯定不會回來。你要多勸他別累著自己。八旗的事和外國的事,朕會操心。”
陳廷敬興奮行禮“臣遵旨”
看著陳廷敬興沖沖走了,康熙扶額“常泰啊,漢人中不缺陳廷敬這種不慕權貴,只想著為國為民的能人志士,朕真的羨慕漢人。”
常泰板著臉道“皇上,您這就說錯了。現在哪有什么漢人滿人,都是大清人,都是皇上你的臣子。而且就算皇上非要分滿漢,難道臣比不上陳廷敬”
康熙失笑“好好好,你說得對,沒有什么漢人滿人,只有大清人。還有,你吃什么醋啊,你是朕小舅子,說不慕榮華富貴,你不心虛嗎”
常泰道“臣是皇上小舅子,怎么就不能不慕榮華富貴了出身又不影響臣的品行。”
康熙沉默。
雖然常泰的品行確實不錯,但聽常泰自己吹噓自己,康熙手怎么這么癢呢
冬天單調,春暖花開的日子在胤礽的感知中來得非常快。
他還沒休息夠,伊犁河谷的冰雪就融化了。
準噶爾擄來的工匠都被清軍召集起來,準噶爾汗國中的牧民和商販也自主集中在了伊寧城的城基處。
胤礽在地上畫了一個圈,感受泥土已經開動,就插了一根大清的旗幟,伊寧城繼續熱火朝天的開建了。
大雪已經融化,胤礽又讓人送了一回信,說自己還要留一會兒。
這一會兒是多久的一會兒很快,馬上,汗阿瑪別催,反正現在京城也不會有什么事,看兒子給你運金子回來。
有煤礦,有金礦,又找到一處鐵礦,胤礽率領著清軍樂呵呵地建起了工坊,工具和金錢都有了,商隊一來,物資根本不缺。
當陳廷敬領著一眾文人來的時候,發現太子和直親王胖了一圈,倒是他們憔悴得厲害。
胤礽驚訝“陳師傅怎么來了”
陳廷敬道“皇上讓臣給太子殿下和直親王殿下送來物資和工匠。新建的伊寧城缺少官吏,臣來幫太子殿下。”
他看了一眼直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