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過分老實,老實得不像是皇子。
九阿哥是個缺心眼,分不清好壞,經常說話不經過腦子。
十一阿哥就是個小告狀精,最喜歡盯著九阿哥的缺心眼,滿宮地宣揚。
我生兒子的時候是不是喝了什么有毒的補藥
宜妃欲哭無淚。
明明她是宮里兒子存活最多的妃嬪,但她完全沒有享受到皇子生得多的幸福待遇,就光操心了
宜妃非常羨慕德妃。
德妃生了兩個兒子,大的那個把小的那個管得死死的,根本不需要她操心。
怎么她就要操這么多心
胤禟氣憤極了。他對胤礽道“額娘老說她三個兒子都不省心。能生出三個不省心的兒子,她自己不反省一下嗎”
胤礽“”他想,怪不得宜妃最近去惠妃宮中去得特別勤,這是和惠妃有共同語言了。
小胤禌眼睛一亮,回頭又把哥哥這句話告狀給宜妃。
宜妃眼前一黑,愣愣地坐了許久,虛弱起身。
“去延禧宮。”宜妃眼含淚花道,“本宮今日要和惠妃姐姐打一整日牌”
這宮中,只有惠妃姐姐懂我
胤礽得知此事后,只能扶額,然后把小胤禌按在膝蓋上打了一頓屁股。
這小家伙怎么盡喜歡欺負小九什么毛病啊
小阿哥們不省心歸不省心,在審計署的工作,好歹也終于進入了正規。
胤禟對數字特別敏感,胤祥也一樣。
審計署的工作最后的分工變成,胤禟和小胤祥審查數字,小胤祹和小胤禌負責復審,噶禮和胤俄就出門去找人麻煩。
溫妃雖不算宮中寵妃,但胤俄的出身卻可以算是除太子之外最尊貴的皇子。
鈕鈷祿氏的招牌還是很響亮的,何況胤俄還有一個已逝的皇后姨媽。
胤俄小霸王氣場一開,敢不聽話的人可不多,大部分人都乖乖把欠銀和罰款上繳。
封建王朝對官員的懲罰都不會按照律令來,除了個別殺雞儆猴之外,貪污的人基本都是要分三六九等,大部分時候補交欠銀和罰款就算結束,只有官員貪污影響太大、背后又無其他靠山的時候,才會抄家流放。
當然,如果拒不認罪,就算不流放,也得抄家了。
根據這段時間審計結果,康熙看到,對百姓剝削最嚴重的問題是火耗銀。
雖然他三番五次下令不準攤派火耗銀,但一點用都沒有。
解釋一下什么是火耗銀。
因開采銅的效率不高,大清銅錢不夠多,所以交稅的時候,大多折算成白銀。
白銀按照重量算錢,路上肯定有損耗。于是為了上繳足夠的稅,就要多征收稅,以補足損耗,稱“火耗銀”。
這“火耗銀”,就成了官吏們層層加碼,貪污的好方式。
康熙曾經動過“火耗歸公”的想法,即不再追究“火耗”,少就少吧。
但他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