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胤禛、胤祺、胤祚、胤祐、胤禩這六位阿哥,確實樂不思蜀。
海外真是太好玩了。
他們六個人都不暈船,只是去琉球、東瀛、高麗這一小段海路也不至于在海上飄多久,心情和身體都非常好。
更重要的是,其他國家的風俗民情真是太有趣了。
以東瀛為例,無論是國王千秋萬代但都為傀儡的整體,還是連蚊子都不能傷害的終極仁愛政令,或者是都到這地步了東瀛都沒人揭竿而起的社會現狀,都讓阿哥們感興趣極了。
還有那臉上涂滿白色厚重粉末的藝伎,發型和曾經滿族金錢鼠尾辮難看程度難分伯仲的月代頭發型,簡直讓阿哥們每天都在歡聲笑語中。
胤祉甚至都提著筆,撰寫新的海外游記了。
這現實存在的風俗民情,寫成小說不比鏡花緣厲害胤祉終于找到了自己比其他兄弟們更能青史留名的工作。
論文筆,我胤祉稱第二,連太子哥哥都不敢說第一。我要是寫一本傳世小說,知名度肯定比兄弟們高
比起胤祉的關注點特別錯誤,其他阿哥們還是對他們現在的政治環境感興趣一些。
比如琉球為什么寧愿來大清當閑散王爺
他們實在是太苦了。小島資源少,還要大清、東瀛兩頭進貢,皇室都得勒緊褲腰帶過。
聽他們說,皇帝登基了都不敢辦登基典禮,要攢個好幾年錢的時候,老好人胤祺都淚目了,差點當即同意琉球國王來大清,好歹被三個弟弟按住了。
胤祚捂嘴,胤祐和胤禩把胤祺往后面拖,為了制住這個老實人,三個弟弟真的很努力。
高麗現在的政局現在也很有趣,可以從他們的朝廷局勢看出大清同樣的問題。
高麗如今是肅宗在位期間,黨爭十分激烈,西人黨和南人黨之間的朋黨之爭,簡直堪比北宋黨爭和明朝黨爭,短短幾年間,朝中勢力經過了庚申換局、己巳換局、甲戌換局三次朋黨輪流上位事件。
在阿哥們到達高麗的時候,肅宗正好在進行第三次“換局”,甲戌換局。
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初一,肅宗起用大批西人以代替南人,張玉貞降為禧嬪,仁顯王后和金貴人復位。
若有喜歡看某半島國古代宮廷和政治劇的人,肯定對這一段歷史特別熟悉。仁顯皇后作為高麗唯一生前被廢黜又得到復位的王妃,是高麗國后世小說中經久不衰的女主角。
胤祺、胤祚、胤祐和胤禩先來到高麗,發現高麗政局亂勢之后,就像是看到了明朝后期黨爭從歷史書中走出來一樣,嘆為觀止的同時腳就走不動路了,連忙讓蒸汽船帶著急信去找三阿哥和四阿哥過來一起圍觀。
東瀛有什么好玩的局勢已定就交給官員們扯皮談判趕緊來高麗國看現場黨爭教學
胤祉和胤禛急匆匆趕來,也走不動路了。
正好處于別人黨爭關鍵時刻現場圍觀,還有比這個更有意思的事嗎
啊,你們繼續打,加油打,我們大清不干涉他國內政,我們就圍觀一下。
看看咱們的年齡,咱們都還是小孩子呢,出來就是見見世面,能做什么事別顧忌我們,繼續打啊。
一群阿哥全成了樂子人,每天都去打聽高麗內部誰上位了誰流放了,理清他們朝廷內部的權力構成。
西人黨要再接再厲,南人黨也別就這么快認慫啊
對了,西人黨當權之后,內部是不是也該有些小紛爭,總不能意見全統一吧
嗷嗷嗷,他們內部還真的有分歧
怪不得太子哥哥讓我們多出來走走。史書上的故事,哪有看現場直播有趣
當太子催促他們回京的書信到達時,這一眾小阿哥們都百般不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