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怎么能這樣就算朝中有太子監國,您是不是過了
明珠捋著胡須,顫抖的手一不小心扯斷了好幾個胡須“皇、皇上這就算是永樂帝在外打仗,讓太子監國,永樂帝也只是去草原,沒有跑去歐洲啊。”
索額圖揉了揉臉,又揉了揉臉,半晌,才道“皇上這樣這樣瞞著所有人偷溜,在外肯定有接應的人。”
唐甄扶額“還能是誰”
是啊,還能是誰。
大清皇家海軍大將軍常泰,可是連太子都不怎么聯系,只聽從與皇上一人的大忠臣。
“常泰太過了,他怎么不勸著皇上”陳廷敬皺眉,“忠誠也不該是愚忠。”
索額圖聽這話就不滿了。
他雖然也覺得大侄子這事做得不對,但不準其他人說常泰的壞話“大將軍不聽從皇上一人的命令,還能聽誰的就算常泰不愿意,皇上都下旨了,就只能遵旨,這才是合格的武將,懂嗎進諫是文人的事,武人只能遵守命令”
陳廷敬難得被堵得啞口無言。
確實如此。對武將而言,聽從皇帝的命令才是第一要務。就算有再多考量,一旦不聽從圣旨,那他的命就沒了。
“若汗阿瑪要出海,除了我們一起,誰也攔不住他。”胤礽道,“所以汗阿瑪才會偷溜。事已經成為定局,再反省也沒用。誰也無法阻攔汗阿瑪做他想做的事。商量商量接下來的事吧。”
商量啊。
怪不得皇上離開之前,不斷敲打他們,讓他們一定要聽從太子。
原來皇上出海去了,太子不可能將決定告知皇上后再執行。
在皇上出海這段時間,太子就是實質上的皇帝了。
皇上可真放心
大臣們紛紛扶額,不知道該做到什么地步。
胤礽也很頭疼。
這段時間要做的事很多。比如他有好幾個姐姐要出嫁,比如木蘭圍獵還得繼續,比如已經改革了一段時間的官員再教育還有許多步驟要推行
其他什么賑災啊,免稅啊,撥款啊,還有封建王朝每年都會有的零散起義和民亂,很多都需要“皇帝的權柄”才能執行。
胤礽原本打算,就算能先斬后奏,只要把做的事寫在信中告知康熙,得到了康熙補充的肯定,那也是皇帝本人的肯定,他就能放心做事。
現在他難道要把“皇帝的肯定”積攢到康熙回來
這還有什么意義啊
那先把畢竟麻煩的事拖著,等康熙回來再做
以胤礽本人的良心,他做不到。
許多事只要晚做一步,就有無數人受苦,甚至有許多無辜的生命喪失。
胤礽想了想,咬牙道“汗阿瑪臨走之前叮囑了咱們這么多,就是想考驗孤。諸位大人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對外就稱汗阿瑪在大哥藩國避寒,要天氣轉暖才回來。”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遵命。
只要有太子扛起所有后果,他們只要照做就好。
皇上離京前種種舉動也確實是想讓太子當這個暫時的皇帝,他們只是按照皇上離京的命令做。若是皇上回來后心里不舒服,那也不會遷怒他們。
雖然這群人都支持太子,但伴君如伴虎,他們也會小心謹慎,為自己多考慮一番。
“皇瑪嬤,勞煩您看緊一點宮內了。”胤礽道。
皇太后滿臉忐忑“我、哀家能行嗎”
胤礽笑著站起來,走到皇太后面前,蹲著身體,雙手覆蓋在皇太后手背上“我從小被烏庫媽媽照顧長大,也是從小被瑪嬤您照顧著長大。這次也請瑪嬤繼續照顧我了。”
皇太后輕輕握住胤礽的手,眼神逐漸堅定“好,瑪嬤照顧你。”
胤礽安撫好皇太后,站起來對佟皇貴妃道“宮中公主出嫁,宗室和碩格格出嫁,還有每年宮里小選”
胤礽嘆了口氣“還有我的大婚,這些事,都只能讓皇貴妃母多擔待了。皇貴妃母先將汗阿瑪出海的事瞞下來,只說汗阿瑪在南洋避寒,不肯回來。”
佟皇貴妃表情嚴肅道“太子放心。”
眾人都很無奈。
太子大婚這么重要的事,皇上居然跑了,讓太子殿下自己給自己籌辦婚禮,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好。
你說皇上不重視太子呢,皇上把龍椅都暫時交給太子坐了,這還叫不重視
只能說,皇上的心思,普通人難以理解。
“好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胤礽雖然心中忐忑,但也只能做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這算是汗阿瑪給我們考驗吧。待汗阿瑪回來,我們可要把完美的答卷奉上,然后好好抱怨汗阿瑪一頓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