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下令讓其他皇子代替康熙祭祖,這在大清歷史上頭一遭。但介于順治死得早,康熙嚴格來說才能算是大清入關后第一個長期統治的皇帝,所以什么規矩都可以從康熙朝來,大臣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懶得說了。
京城中宮宴的準備工作,自然交給福全和常寧這兩個宗室老人。
剩下的小阿哥們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連剛入學沒多久的小胤禵也逃不過。
小胤禵難過極了。
他只是一個剛啟蒙的孩子,為什么就要承擔這么重的政務了他的小腦袋瓜子根本沒辦法運轉這么快
小胤禵抱住腦袋“我會早衰,一定會早衰。”
胤祹和胤祥拍著弟弟的肩膀“習慣就好。太子哥哥和大哥都是這么過來的。”
小胤禵含著一泡眼淚“都是汗阿瑪的錯。”
胤祹和胤祥心道,誰不是呢。
還好康熙也大概認為大過年的,自己在歐洲逍遙不太好。
胤礽終于接到了康熙的圣旨提后宮妃嬪的份位的圣旨。
康熙信中道,他在歐洲手寫圣旨封胤祺為貝子,其他阿哥們年紀尚小,不好封爵,便賞賜他們各自的額娘。
已經封妃的妃嬪加三個月俸祿;有皇子存活的妃嬪們若還未到貴人,一并詔封為貴人;若生有已經出嫁的公主的妃嬪未到貴人,也詔封為貴人;安嬪雖未晉升,但待遇上升到妃嬪。
胤礽猜測,待六弟封爵時,安嬪就能終于升上妃位了。
在原本歷史中,有許多妃嬪這時候應該已經晉升了。
但這一世的康熙太過忙碌,在后宮又無特別想要晉升之人,所以便一直忽視了后宮的份位原本歷史中幾次低位妃嬪晉升,都是跟著佟皇貴妃、溫僖貴妃、小佟貴妃等來的。
幾個生母份位很低的阿哥們聽到自家額娘晉升的消息,各個眉開眼笑,干活的勁頭都足了不少。
特別是胤祐。因為他天生殘疾,帶累出身較好、當時也頗為受寵的戴佳氏幾乎被打入了冷宮,雖有貴人待遇,但一直是庶妃。
現在這戴貴人,終于坐實了。
胤礽見阿哥們很開心,反正康熙也不在宮中,就放阿哥們在過年這幾天休憩時陪著自己的生母。
為了讓妃嬪們別因為康熙不在而寂寞,他又以太后的名義,請了戲班子和模仿外國的話劇社輪流在京中唱戲演戲。
妃嬪們每日聚在一起笑呵呵,半點沒有因為康熙不在而憂愁。
康熙的策略的確非常厲害。只是后宮晉升了一批低位嬪妃,熱鬧就掩蓋了康熙“南巡”還不帶重臣的不自在。
現在朝中一些大臣又開始想要依附其他阿哥了。
投靠太子是錦上添花,甚至太子這錦上已經不需要花了。
他們倒不是真想謀逆,只是看皇上和太子的態度,對諸位皇子非常好,皇子們將來勢力肯定很大。他們跟著皇子,就和在朝中找更厲害的重臣依附一樣。
而且,后宮低位妃嬪逐漸晉升,年幼的阿哥們逐漸長大,或許或許太子將來位置仍舊有變呢
就算皇上真的很放心太子,不可能猜忌太子。但太子曾經重傷過對吧
活不過皇帝的太子比比皆是,小阿哥們也不一定完全沒有機會。
總之,他們先投靠。最低是投靠一個有實權的宗室,最高說不定能撞上一個從龍之功。
因現在留在京城中的小阿哥們都還沒有出宮建府,他們無法直接接觸到小阿哥們,小阿哥們的母族就各個收到了許多禮物。
母族的概念更大。
不是只有父母姐妹兄弟這個小家庭是母族,同一個宗族都能算母族。這么多人,總會有一兩個打著皇子旗號為非作歹的人。
一時間,胤礽收到許多對外戚的彈劾。
他看著折子上的誅心之語,不由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