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阿瑪卻說德妃是慈母心腸,又是剛自己養孩子,怕養不好兩個孩子,才忍痛讓原本養胤禛養得很好的佟皇貴妃繼續養孩子。
畢竟那個母親不想養自己親生的孩子呢
但年幼的胤礽,卻直覺真相不是汗阿瑪以為的那樣。
因為他看到德妃在提起胤禛時,有一種令他毛骨悚然的錯覺。
德妃仿佛在恨著胤禛。
胤礽記憶力很好,邏輯思維更好。他將幾件事組合一下后,問道“德妃,你是不是認為胤祚的早夭和胤禛有關”
眾人齊齊看向胤礽。
德妃也驚訝地看向胤礽。
康熙在記憶中搜索了一下,不確定道“我記得胤祚也是早產自出生后身體便不好”
德妃跪伏在地上,沒有說話。
胤禛的臉上露出一絲絕望。
胤禎看看額娘,又看看胤禛四哥。
他后悔了。他不該把這件事掀開。
這里的人都不蠢,聽了胤礽和康熙的話,再看德妃的反應,已經足夠他們拼湊出真相。
德妃嚇到了年幼的胤禛,導致胤禛高燒不退,被當時統御后宮、還是貴妃的孝懿皇后懲罰。
當時康熙活著的兒子太少,每一個都是宮里的寶貝疙瘩。小孩子高燒不退很容易夭折,這還不把孝懿皇后嚇得夠嗆也氣得夠嗆
不過孝懿皇后再氣,也只是訓斥幾句,罰了德妃身邊人,再把德妃禁足,并且不允許德妃再去看胤禛。
這處罰,康熙自然也是支持的。
但懷孕的女子大多身心都很脆弱,德妃因此早產了。
同是早產兒,胤禛就能健健康康,胤祚卻自幼疾病纏身。
若胤祚能活下來,德妃或許能想通。但胤祚早夭了。這便成了德妃的心病。
說偏執也好,說無理取鬧也罷,心病就是病了,病態的心理怎會用常理說得通
胤禛有錯嗎
他被孝懿皇后撫養的時候,五阿哥只在孝懿皇后身邊待了極短的時間便送去了太后宮中。承乾宮那時只有他一位皇子,身邊仆人也不可能多嘴多舌對一個一歲小孩說“娘娘并非你親生額娘”,他以為自己是孝懿皇后的親兒子,有什么錯
懲罰了德妃的孝懿皇后有錯嗎
德妃的“突發奇想”,不僅害得胤禛高燒不退,她自己因胤禛不認她而傷心過度胎位不穩,孝懿皇后禁足她有什么錯這可是康熙自己都認可的懲罰。
那么德妃有錯嗎
她抱著一腔母愛去見自己的親生兒子,因為親生兒子不認她而傷心,因傷心而早產,最后導致胤祚夭折,你可以說她很悲哀,但這些事中,她何錯之有
德妃的錯是遷怒胤禛。
可遇上這種事,能想開的是好人,想不開的又怎么能說是壞人
再說了,德妃雖然對胤禛冷淡,但也從未害過胤禛。除了兩次推脫養育胤禛,之后身為胤禛額娘該為胤禛做的事,德妃也沒有使過壞,都是很好的履行了額娘的職責。
若不是胤禎此次鬧開,誰也沒想到德妃心中對胤禛還有如此疙瘩,只以為德妃對胤禛的冷淡,只是因為她沒親自養過胤禛,對胤禛不如胤禎親近而已。
就像是宜妃,她也最寵九阿哥胤禟,對五阿哥胤祺稍顯冷淡。
“額娘”胤禎看著跪拜不起的額娘。
“四哥”胤禎又看向第一次直白地露出絕望和頹然表情的胤禛。
他撓了撓頭,撲通一聲跪下“汗阿瑪,您罰我吧。都是兒子的錯。”
胤禛絕望的閉上雙眼,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跪下“是兒子的錯。汗阿瑪把兒子過繼,兒子絕無怨言。”
剛被康熙點名批評吃丹藥,然后被康熙暴露他想要奪嫡的野心,現在又得知額娘不親近他的真相胤禛頗有些萬念俱灰。
胤禛奪嫡的策略就是敵在明,他在暗。他可能是唯一一個看懂這場勝負在于“繼位”而不是“奪嫡”的皇子。他只要不顯露出自己的野心,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