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管太監顧問行替康熙除去肩上被雪潤濕的大氅,副總管太監趙昌接過康熙抱著的暖手籠,并遞給康熙一方絹布手絹。
康熙用絹布手絹擦干手心悟出的薄汗之后,才走到胤礽面前,把還大字平躺著的奶團子胤礽扶起來。
“阿瑪來了,居然不向阿瑪請安”康熙刮了刮胤礽的鼻頭,重新恢復了淺笑。
餓得腦袋不怎么好使的胤礽,在康熙臂彎中跪坐彎腰“請、請阿瑪安,哎喲”
圓潤的奶團子一頭撞到康熙肋骨上。胤礽眼淚汪汪捂頭,康熙哭笑不得的揉胸口。
只比康熙小兩歲、康熙剛登基便伺候左右的哈哈珠子太監趙昌垂下頭,肩頭微微顫抖,遮掩住臉上的笑意。
看著康熙長大,并對康熙有半師之誼的顧問行要隨意得多。
他當著康熙的面揚起溫和的笑容“陛下何苦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額頭撞紅了,心疼的還不是陛下您”
康熙一只手揉胸口,一只手揉著奶團子的額頭,沒好氣道“顧太監這話倒是說朕不對了”
“老奴不敢。”顧問行笑著從康熙懷中接過捂著頭的胤礽,幫胤礽揉腦袋。
這一下撞得可狠,胤礽額頭上居然冒起了一個小腫包。
康熙忍不住差點笑岔氣“顧太監,趕緊把保成頭上的包給朕揉散等會兒瑪嬤見了他,還真以為朕欺負他。”
趙昌見康熙對顧問行的親昵,和顧問行在康熙面前的隨意,心中有些艷羨。
“顧太監”這種叫法是從明時沿襲下來。宮里能被叫“姓氏加太監”的,只有前明宮廷留下的老人。其他太監都是“職位加姓名”。
前明宮廷能留下供職的人大多是讀書人,身兼清朝早期皇子們的漢學啟蒙工作,伴隨清朝早期帝王度過了稱帝后最無措的年代,教導后來太監們規矩。
顧問行便是從順治朝時便一直看護康熙長大,曾教導過康熙漢學的“前明太監”。
曾經教導康熙書法、句讀的前明太監們大多已經年老離開宮廷,僅顧問行正值中年。康熙對其信重極深,視若師長。
即使趙昌算是除顧問行之外一直伴隨康熙左右第二久的人,這“第一”和“第二”中也隔著天塹。
胤礽仰頭看著不像個太監、倒像個飽讀詩書的文弱書生的顧問行,從已經木了的小腦袋瓜里挖出了這個人的過往,然后就因為用腦過度,往后一仰,一頭栽回康熙懷里。
咕嚕嚕。胤礽腹鳴如雷。
奶團子扒拉著康熙的袖子,有氣無力道“餓。”
顧問行向趙昌使了一個眼色,趙昌立刻去小廚房拿胤礽的食物。
胤礽不愛喝人奶,一喂人奶就吐,所吃的食物早早換成了牛奶和羊奶糊糊,隨時在乾清宮小廚房備著。
“怎么餓成這樣我缺你這口吃的嗎”康熙哭笑不得的護住胤礽,連自稱都“氣”變了。
顧問行順勢松開手,讓胤礽完全跌入了康熙懷里。
趙昌端來溫度正好奶糊糊,先用銀勺子試吃了一口之后,換了一個勺子,將奶糊糊遞給康熙。
康熙親自一小勺一小勺喂胤礽食物。
胤礽保持著成年人僅剩不多的理智,一口一口吸溜奶糊糊,一會兒舔舔嘴唇,一會兒用小帕子擦擦嘴角,讓小臉保持干凈。
這愛干凈的模樣真像極了小奶貓,看得康熙忍不住輕輕捏了一下胤礽的小胖臉,笑容更深了。
“餓了就叫人給你拿吃的。”康熙喂完之后,才開始訓孩子,“你是太子,他們都是伺候你的人。”
胤礽捂著嘴打了個小奶嗝,慢悠悠道“不認識。不和、不和陌生人說話。”
康熙一手扶娃一手扶額“你這戒心是哪來的朕絕對沒有如此教過你”
胤礽吃飽了就犯困。他趴在康熙懷里腦袋一點一點,不住打哈欠。
顧問行從軟塌床頭拿來一個撥浪鼓遞給康熙,康熙拿著撥浪鼓在胤礽耳邊“嘭嘭嘭”搖。
胤礽。
好煩。
他伸出小胖爪胡亂揮舞,試圖奪走康熙在他耳邊作亂的撥浪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