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貞觀這首送給友人的詞所承載的承諾和傷痛,卻更顯厚重。
納蘭性德原本只是將顧貞觀當做尋常趨炎附勢的門客。當讀到這首詞時,他才將顧貞觀引為知己好友,愿意為顧貞觀營救摯友,也才寫出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
這首詞用班婕妤和楊貴妃被負心男子拋棄的幽怨故事,委婉告訴友人,他想要忠貞不二的“愛”。
文人的友誼,就是這么黏糊。
康熙疑惑“你知道”
朕都不知道,保成怎么知道哦,肯定又是保成那個話癆瑪法,呵。
康熙舉起茶杯掩飾嘴角下垂。
胤礽想起顧貞觀之后,便想幫一幫這個人。
就算沒有他,以納蘭明珠之能,頂多再過兩三年,顧貞觀的友人吳兆騫就能回來。
現在他多說一句話,讓吳兆騫少受兩三年的罪,說不定吳兆騫不會那么早去世,顧貞觀也不會在吳兆騫去世之后黯然神傷,致仕隱居。
顧貞觀才華不錯,可以用。
胤礽屬于太子的腦子上線了一會兒,道“順治十四年,因源自前明的南北黨爭延續,而發生的科舉舞弊案。”
顧貞觀猛地抬起頭,又立刻將頭低了下去。
納蘭性德驚訝地看向胤礽,連規矩都忘記了。
福全撓了撓頭。好像有這回事
康熙眼眸閃了閃,輕笑道“南北黨爭啊。”
呃,那場科舉舞弊案朕知道,南北黨爭是什么康熙裝得很鎮定,看上去好像胤礽所說的話是他教的一樣。
胤礽也以為康熙知道。
這些史書上不是寫著嘛,自家酷愛讀書的阿瑪怎么會不知道。
他卻忘記了,書上可不會寫什么南北黨爭。這是后世人經過大量的資料和唯物史觀的客觀評價之后總結出來的。
沒有縱觀大局的眼光視野,沒有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導,古人不可能看到這一點在古人看來,“君子結黨不是結黨”。
過于相信康熙的胤礽,將他以為很淺顯的源于前明的南北黨爭之事一一道出,并闡述了順治朝對兩撥人的處置。
他沒有猜測順治如此處置的原因,但事實上便是這期科舉舞弊案先是南黨遭殃,后來北黨也遭到了清算。
“吳兆騫確實有才,但先帝給了他機會,他沒抓住,先帝總不能給他單獨加試。”胤礽只評價了這么一句,顯得順治好像一切盡在掌握中。
誰讓他老嚷嚷順治千古一帝,總要幫背鍋俠瑪法粉飾一下。
福全使勁點頭,看似一副十分聰明的模樣“對,對。就和殿試時那些嚇得不敢下筆的人一樣,即使有才又如何做不出來就是做不出來。先帝讓那次中舉的舉子們復試,通過的免罪,沒通過的便是作弊,這是最能堵悠悠眾口的處置。”
康熙笑道“你這首詞寫給吳兆騫”
顧貞觀撲通一聲跪下,伏地道“是。”
康熙感慨“快二十年了吧。你一直未放棄”
顧貞觀老淚縱橫“是。”
康熙嘆氣“河粱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罷了,這事朕知曉了。”
朕朕
顧貞觀身體癱軟。
康熙又道“你有如此心性,很好。”
顧貞觀激動叩首,不能言語。
“好了好了,別磕頭了。我好不容易出來玩一趟,別把氣氛弄得這么悲傷。”胤礽像熊孩子一樣嚷嚷,“阿瑪阿瑪,我吃飽了,我要繼續玩。”
“你就知道玩”康熙見自家寶貝太子才展現出英明聰慧不到半刻鐘,便又固態萌發,狠狠搓了一下胤礽的小腦袋,“讓阿瑪歇歇,喝口茶再去。你們倆隨侍。”
康熙既然已經暴露了身份,就懶得再裝下去。
福全只會和他搶兒子,還是再帶兩個人陪同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