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揣摩圣意,索額圖有如此地位,小部分是因為赫舍里的姓氏,大部分是因為他的才干。
撤三藩之事,明珠揣摩圣意跳得最高;但三藩之亂中,索額圖一邊嚷嚷要殺明珠,一邊把平三藩之亂調度得井井有條,記比明珠功勞大。
索額圖就是康熙最如鯁在喉那種人有才華,能做事,但就是太自傲,比起順應皇帝的心意,他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很多事上和皇帝背道而馳。
這次也一樣,索額圖一思索地震預警的難度和后果,就想站出來反對。
皇帝如果自己怕死,就只在宮里折騰便好。宮外的人,即便是死了那也是自己的責任。皇帝沒必要為了一個預警讓皇帝、讓大清朝廷擔這個責任。
索額圖剛抬起腳,常泰已經疾走兩步,出列跪下“陛下,臣有事稟奏。”
康熙看著心腹重臣們都滿腹憂郁,連最能揣摩圣意的納蘭明珠都不敢說話,心中正煩悶著。
平時一聲不吭的常泰居然率先出列,康熙沉吟了片刻,手指敲著龍椅扶手道“準奏。”
常泰跪在地上,侃侃而談。
地震預言在海外已經形成了一門學問。哪里容易地震、地震前可能有什么征兆、地震時怎么保全自己、地震后怎么避免此生災害,都有人研究。
胤礽在悄悄通過噶布喇教導常泰的時候,就指引常泰去研究海外的地震知識。
胤礽早就知道今年京城有大地震,除了裝神弄鬼告訴康熙之外,其他方面怎么會不做準備
噶布喇和常泰不在乎胤礽只是個小孩子,對胤礽神異之處信服的同時又絲毫不追根究底。他們只向胤礽表忠心,幫胤礽做胤礽現在不能做之事。
幫助康熙處理京城地震之事,便是胤礽交給噶布喇和常泰的第一件大事。常泰為此付出了許多心血。
“按照西方研究以及大清民間經驗,地震前定會有異象出現。陛下若說是祖先預警,民間恐怕有百姓和小吏不以為意,不肯好好執行。臣建議,派官員收集京城附近動物異動,以此預警民眾”
常泰沒有說“信”與“不信”,直接開始條理清楚地闡述具體措施。
經過噶布喇和胤礽的雙重教導,他知道康熙在臣子面前提出這件事,就不是“做與不做”的問題,而是尋求解決此事的辦法。
怎么既減少恐慌,又減輕地震的損失這才是康熙關心的事。
其余事,在康熙心中都是廢話;基于廢話的爭論,都是消耗康熙耐心、增加康熙怒氣的行為。
“以祖先警示和欽天監占卜為引,輔以民間經驗,讓百姓自己查證周圍是否有地震異象,不需要百姓做什么,他們自己就會動起來”
“糧食金錢壓不壞,可從國庫轉移到各地庫房中重兵看守。若地震來臨,可以最快速度賑災;若地震未來臨,也能運往前線,減少前線糧草運輸時間”
“宮中和京城磚瓦房屋可能會壓死人畜。畜生先轉移到草棚或拴在屋外,并不會耗費許多事;京中多派些小吏巡邏打更,夜晚平時可喊防火燭。若感受到地震來臨,立刻敲鑼讓眾人逃離,還能盡快阻止人群混亂”
常泰有條不紊的說完自己的建議后,靦腆道“臣侍疾在家,無事時愛研讀海外著作。佛郎機等地常常地震。臣來往的幾位傳教士家中曾遭遇地震,和臣說了許多。”
常泰所說的那幾位傳教士,便是康熙送到噶布喇府常駐看病的“西洋神醫”。
在胤礽的暗示下,常泰和西洋神醫求教西洋語,說著說著就拐到了地震上,西洋神醫們送了常泰許多地震相關的自然科學書籍。
這是西洋神醫剛來不久就發生的事。西洋神醫除了贈送常泰地震相關的自然科學書籍,還贈送了其他的書籍。康熙來找常泰傾訴情緒垃圾的時候,也常和常泰一起研讀這些自然科學書籍。
常泰一提,康熙就想起來了這些事。
那時候他和常泰一邊喝酒,一邊說要靠著西洋的書籍去西洋找礦產把大清喂記富。
現在礦產還未有機會去尋找,地震的知識先用上了。
康熙與常泰交換了一個心有靈犀的眼神,心中仿佛小鹿亂撞。
這比喻沒錯。康熙現在的心情跟談戀愛似的,又是竊喜又是得意。
當所有人都在煩惱的時候,他和一位臣子不但心有靈犀,他們曾經還正好共同提前發現了這件事的解決方法。
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們還在冥思苦想,他們就能十分默契的你一言我一語拿出解決方案,打那些老狐貍們一個措手不及。
還有比這個更刺激的事嗎
康熙總算明白史書中那些皇帝對信重的臣子的書信為什么那么肉麻,為什么要和臣子同吃同住,在臣子死后痛哭流涕比死了皇后還痛苦了。
康熙初步感受到了小伙伴加知己幫著自己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