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叉腰“阿瑪我懷疑您在欺負我”
康熙放下手臂哈哈大笑,使勁揉了揉胤礽的腦袋“沒關系,你還是由朕來教,那些師傅只是為你解惑。他們若答不上你問的問題,就換一個。”
以往為胤礽解答問題的都是康熙和康熙的智囊團。但康熙現在越來越忙碌,有些力不從心。
而且他的兒子特殊,無法直接出閣讀書,但也可以給他把班底建立好。就算胤礽不和師傅們正經學習,能及時為胤礽解惑也不錯。
現在回來的是傳遞信息的先頭部隊。等大軍正式班師回朝之后,給八旗子弟建立的新學校也該準備了。
官學已經開建,正月之后估計就能招生、招老師。
康熙看看官學情況,要是教得不錯,讓胤礽和胤禔也去旁聽。
康熙現在接觸的知識越來越多,也逐漸覺得只讓皇子們讀四書五經不行。
粗粗了解了四書五經之后,皇子們還是該多學一些實務。
胤禔作為康熙改革教學的試驗田第一人,一會兒要學外語,一會兒要學數學,一會兒什么地理天文歷法哲學都要看一看。
可憐的大阿哥現在已經完全學糊涂了,每天做夢都想逃學。
胤礽嘆氣。折騰兒子,康熙是最專業的。
康熙牽著小太子召見從三藩控制之地歸來的臣子。會跑去三藩控制的地方,這些臣子自然都是漢臣。
漢臣們好奇地用眼角余光打量康熙身旁穿得圓鼓鼓,就像一個絨毛球的小太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把小太子打扮成玩偶的時節。康熙現在躊躇滿志,連滿洲的舊俗都敢踩一腳,更別說太子服飾這種小事了。
所以今天的小太子是一只可愛的嫩黃色小雞仔。
漢臣們“”他們可以進諫,說太子這身打扮與禮儀不符合嗎
胤礽跟著康熙坐在寬大的椅子上,桌面遮住了胤礽的腦袋,只露出了一個頭頂。
康熙笑著拍了拍胤礽的頭頂,先讓人把胤礽身上的絨毛外衣脫下來,換了一件棉衣外套,免得屋內火爐太熱,讓胤礽出汗濕了衣服,反而著涼。
然后他命人把桌子搬開,把自家可愛的小太子露了出來。
康熙這細心的安排,聽得漢臣們腦門上冷汗都冒出來了。
皇上懂的真多。難道小太子還真是皇上親自帶著的
漢臣們一直以為,皇上所謂的親自帶孩子,就是讓孩子住在自己附近,帶孩子的事交給下人。
現在看著,似乎不像啊
胤礽掃了漢臣們的神色一眼,就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其實第一世康熙的確大部分時間把他丟給下人們帶。這輩子可能是他太黏人,也可能是康熙的性格和第一世有很大不同,康熙的確是真的像當媽一樣帶著他。
“李光地。”康熙照顧好胤礽之后,把李光地喚上來,“你給太子講講你在三藩中立功之事。”
漢臣們都被賜了座,但都只敢半邊屁股虛虛坐在椅子前側,一聽皇上招呼,立刻站起來。
胤礽將視線投向上輩子也當過他師傅的李光地。
李光地后世毀譽參半。甚至有人說李光地“初年賣友,中年奪情,暮年以外婦之子來歸”,將他貶得一無是處。
“初年賣友”指的是李光地好友陳夢雷被迫任耿精忠偽官,后被赦免進京后寫絕交書,聲稱李光地在三藩中搜集情報的功勞有他一半,李光地卻貪功冒領,害他家破人亡;
發生這件事時,胤礽已經記事。
李光地確實對康熙說過與陳夢雷兩次秘密會見,康熙才免了陳夢雷死罪。此事清史稿也有記載。
此事關鍵落在他把陳夢雷的功勞說的是大是小,陳夢雷的功勞又究竟有多少。但這件事只有他們兩人知曉,誰對誰錯永遠都扯不清。
“中年奪情”是康熙的要求。李光地還是請了九個月的假回家治喪。非說問題,那是康熙的鍋。
至于晚年“外婦之子來歸”,則是有傳聞說狀如乞丐的母子上門說自己是青樓女子為李光地生了孩子,李光地不認。